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ID:46139078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_第1页
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_第2页
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_第3页
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大部分课文是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决定了美育渗透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因此,我们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中不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感情共鸣。一、激发激情,领略自然美大自然给美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祖国的锦绣河山,神州的自然风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描绘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壮

2、美的内容很多,有色彩美,如春天的红花绿柳,夏日的绿树成荫,金秋的蓝天白云,冬季的灰雾雪梅;有奇异美,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九寨沟》一文在描写九寨沟自然风光时这样写道:“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封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读着这些文字,九寨沟那神奇迷离、变化无穷的景色如同一幅幅清纯脱俗、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青海高原一株柳》《雾松》这类作品,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溶情于物,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学中教

3、师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愿望;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欣赏、探究、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启发想象,品味艺术美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文学又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语言是语文教材中艺术美的媒介。教材中的作品语言具有生动形象、鲜明隽永、深刻等特点。有色彩美,如“两个黄码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种颜色,黄翠青白,多色并存,展示意境,极富层次感;有形神美,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

4、,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大的强大感召。”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在忍受漫长的严寒酷暑,遭受一次次风沙雪暴、雷轰电击之后,年复一年地用绿色装扮高原,向人们展示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我们要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由柳树伟大生命力的震撼与感召,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高尚品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的艺术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美的氛围中。同时用续写、扩写、复述等方法启发想象。在丰富

5、的想象中,变文字为画面,变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三、引导思考,感受社会美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美,所以又可分为形象美和生活美。1.形象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文学作品中作家用形象说话,靠形象反映生活,用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美的形象。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都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徐悲鸿励志学画,林则徐虎门销烟,彭德怀忍痛命令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人民解放军官兵的大江保卫战,充满悲壮之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

6、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髙尚美德。2•生活美。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品反映的生活往往比现实更集中、更典型、更富有代表性,其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更强。教材中有许多展现生活美的佳篇,《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作者冰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机和快乐。教学中要通过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语言,展示人物的心灵美,让学生辨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激发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

7、者单位:江苏省吁目台县官滩中心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