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38542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古典舞教学中表演素质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古典舞教学中表演素质培养摘要: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典舞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是实现古典舞教学的重要途径,如何唤醒学生的表演素质,本文将通过对民族文化、舞蹈神态、动作、气息,以及服装道具等舞蹈元素进行有益的讲解和展示,以促进学生对古典舞的表演素养的形O关键词:舞蹈;古典舞;课堂教学;表演素养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23-01一、认识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中国古典舞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舞者对自身腰、腿等部位的柔韧性训练比较高,在节奏上更为注重弹性和点线结合的特点,
2、动作讲究抑扬顿挫、刚柔相济,在身法气韵上贯穿提、沉、冲、靠等动作节律,特别是旋转和翻身,更体现了舞姿的民族性。同时,在音乐、美术、武术等民族风格的引领下,其表现的内在神韵与外在身韵更是将形与神形成了高度交融的艺术美学。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上,结合舞蹈理论和相关教材要求,从古典舞舞蹈元素入手,将形、神、静、律等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学习要点,突出从人的肢体上来达意传情。比如在学习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的时候,需要我们从人体运动学,以及人体解剖学中来了解动作的要求和规律,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的展示给学生。舞蹈是生命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生命表现,从舞蹈动
3、作中,可以让观众体会文艺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共鸣,中国古典舞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如诗歌、阴阳、辩证思想等所展示的审美情趣,通过体态的"圆曲拧倾”,来追求在时空上的流动之美,诠释古典舞的身韵、气韵等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表演素养的提升。二、激发学生的表演素质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相对有限,在古典舞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如何从情感、动作等方面来展示舞者的内心思想变化,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舞蹈的意境中,为此,需要从舞感上、想象力两方面来提升。舞感是舞蹈动作的灵魂,只有在
4、舞感的引领下才能实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才能将体态、步伐、动作等进行准确的协调,才能实现舞蹈的艺术魅力。在古典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规范的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舞感,如“擦地”动作,只有通过长期的绷脚、外开、延伸等腿部动作的训练和感知,才能在脚底、脚尖与地面之间形成准确而协调的感觉。想象力是舞蹈者自身素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舞蹈神韵的基础,在古典舞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舞蹈作品中激发其想象力,从而实现对作品内涵的完美表现。如在在练习“弹撩腿”时,要指导学生将小腿的动作想象成是在甩鞭子一样,将力量散到脚尖,在练习“串翻身”动作时,要想象着车
5、轮滚滚的壮观景象等,这些都是在传递一种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的培养思路。只有从动作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有效的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作品的韵味和情愫,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品的表演技法。另外,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扩展知识面,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从不同的舞蹈中涉猎优秀的舞蹈意蕴,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表达学生对情感、对人生的真切感知,如通过一些故事来启发学生对文艺作品所要传达的一种情感,如在学习古典舞《秋海棠》时,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营造故事背景及人物角色的定义和动作的处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把握舞蹈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不知不觉的
6、影响着学生,提升着学生的舞蹈思维能力。三、强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表演素质的提升(一)从优秀的古典舞作品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古典舞的教学不仅表现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上,更重要的是体系古典舞的神韵价值,在古典舞课堂教学中,选择优秀的舞蹈作品来引导学生从中体验基本功训练和身韵能力的培养,既要追求古典舞的形,也要关注古典舞的神,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每个过度动作,都能从舞蹈的身韵中来贯穿和体现,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对舞蹈教学的表演能力。(二)注重表演目标的差异性古典舞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分层次的给予指导和引领,对于基础功强的学生,要结合其身段特征来针对性的
7、开展柔韧性训练,而对于差一点的学生,要通过难度低一点的动作要领来引导学生积极表演。分层教学目标的实施,能使各类学生都将对古典舞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有所获。总之,古典舞教学是学生展现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课堂教学,将古典舞的民族特色和富有变化的舞姿贯穿于文艺作品的情感表达上,将学生对古典舞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身的表演,化抽象思维为视觉性的舞蹈语言,从而促进学生对古典舞的审美精神的深层解读。参考文献:[1]魏云•论中国古典舞教学组合的特性及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