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ID:46134760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_第1页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_第2页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_第3页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_第4页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激励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摘要: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教学同样如此,学生比任何人都需要被欣赏和激励。在语文教学中欣赏和激励学生,能为他们创造其聪明才智的舞台,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完善,从而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心。关键词:激励;目标;榜样;活动;评价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64-01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一种

2、期望得到别人肯定和鼓励的心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

3、•几岁的青少年,更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学法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可以为师生互动提供很好的学习平台,为达到教学目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用鼓励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屮去。恰当地使用激励策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教师想方设法地鼓励学生,创设一种有趣味的教学情境,教学就会充满活力,学生

4、就会充满信心地去学习,并口会乐此不疲。一、用目标激励,为学生明确方向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具体明确的目标,点燃他们心屮的明灯,树立人生的航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让他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竭尽全力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目标的实现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标的发展目标是学会阅读、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表达。教师将语文的各个H标落实在教学中,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学生产牛很大的激励作用,把握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二、用榜样激励,为学生提供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初中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他们容易受到激励,学习榜样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勉励自己。挖掘教材屮的内容并联系现实的榜样来激励学生。如在上九年级上册季羡林老先生写的《成功》一课时,里面提到了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典故,我不惜花很多的时间来给同学们讲这四个故事,并结合当今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如钢琴王子朗朗,篮球巨星姚明等等,告诉学生:只有浸透着勤奋的汗水,我们才能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另外在平时的学习屮,评选学习明星,学习能手和进取者,学生之间形成竞争,相互激励,促进成长。以优界学生的模范行为去引导和激励其他学生,立竿见影,效果显

6、著。因为这种榜样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容易引起共鸣。可以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感受到身边的激励力量。此外教师自身也是学生最为信服的榜样,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事物巨细,我都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学生无声的熏陶和激励。三、用活动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实践活动既是形成和发展学牛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讣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产生对知识学习的成功体验,进而主动地探求知识和掌握知识。例如我在上文言文《陈涉世家》时,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来设计四组对话,分别是:陈胜

7、在给人当帮佣在垄上与其他帮佣对话的情境;陈胜,吴广占卜鬼神以及把帛书放在鱼肚子里的情境;吴广激怒都尉并杀死都尉的情境和攻破人泽乡,陈胜召集三老准备称王的情境,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发表口C的见解,形成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等每组学生都完成对话后,我又让他们派代表到台前表演情景剧,台上的学生把动作、神情、话语演绎的都非常到位,形成了课堂上的大高潮。表演角色,先将台词背下来,加上自己对剧本的深入理解,才能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内容,重点不是看他们的演技,学生表演的目的是能体验人物的感情,表演Z前的准备就是预习,只有对课文认真阅读思考才能演出來,

8、只有演出来才能对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四、用质疑激励,捕捉思想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意想不到的深度。质疑的方法有很多,题目犹如文章的窗口,针对文章题目提出质疑,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窗口,窥视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行文思路,可以通过推敲题日所蕴含的信息,训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审题能力、概括能力。如教《多收了三五斗》时,我鼓励学生这样质疑: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岀“多收了三五斗”?多收了三五斗本来是好事,可好事为什么变成了坏事了呢?如果不多收了三五斗,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在旧中国,无论是丰收还是欠收

9、,老白姓都无法过上好H子。丰收竟然也成灾难,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旧中国农民身受地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