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31237
大小:96.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1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课题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在小学,通过度量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近一步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木节课我将让学生自己动手,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竞争与交流等能力。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册第十一章《三角形》
2、的第二节内容,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后面学习其他几何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图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证明,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情分析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但是比较勤奋,乐观积极,并且喜欢动手,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作为初中生的他们思维是由直观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但还是依赖于直观具
3、体的形象,而学牛.在小学已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只是没有从理论的角度去研究它,学生现在已具备了简单说理的能力,同时已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平角的定义,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尝试说理做好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②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结论解决问题能力。③初步会用辅助线解决问题,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猜测,度量,拼折,观察,证明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学会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操作中进行自
4、觉思考,积累数学探索的经验.;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过程(添加辅助线)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以个人抢答,小组合作交流,小组竞争抢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争取人人参与。课前准备让四个人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三角形教学过程问题与情景生生、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祈设情境,引出课题(5分钟)1•猜谜语(课件)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强三竿收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名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抢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按角来分
5、,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学生先举手抢问题,而后老师出题。3.以后的学习只要涉及到这三种三角形就能包含所有的三角形。平时呢,这三种三角形在私底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今天他们确吵了起来,为什么事而争吵呢?(出示课件图画)讨论1分钟,小组抢答,教师要鼓励那些平常不喜欢发言的学生,小组参与到活动中来,各抒己见。(回答:三个三角形的争论;内角和的争论)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动二:合作交流展示成果(10分钟)4.什么是内角和?你们认为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较人呢?从而引出课题。请学生思考,按照自己的理解冋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使学生产
6、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木节课的兴趣。1.请每个小组拿出自己组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结果(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2.提问:小学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现在大家测量到的数据好多都是接近180°,那么到底是180。呢还是接近180°呢?提到180。你会想到什么?(平角)设疑: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有密切的联系,而平角是180°,我们能否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平角呢?3.请每个小组给自己组的三角形标上顶点字母,请同学们撕一撕,拼一拼,
7、折一折,三角形的三个角如何和平角联系起来呢?小组讨论交流,我会走到学生当中,加以指导与鼓励,同时我也会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讨论结束后,会请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如何折叠?如何拼呢?(展示完毕之后,我会用多媒体展示量,拼,折三种方法)。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常常是有误差的,这种“验证”不是“数学证明”,不能完全让人信服,又由于不同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因此,我们需要一定的数学推理证明来说明。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接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引出辅助线的做法,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打
8、下基础。4.在上面的讨论中,你能发现证明的思路吗?如何用儿何语言表达推理过程呢?请小组成员上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