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ID:46129016

大小:7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_第1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_第2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_第3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_第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摘要老子是中国占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

2、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力物,乂引导万物运行;力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O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关键词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一、前吕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

3、《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老了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屮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

4、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乂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徳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5、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徳”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上的郭店楚墓楚简木《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际人们习惯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于是《老子》上下篇

6、的结构就变成了道篇在前,德篇在后了。《老子》注解本有很多,历代都有,往往令人无法选择。本文所引的老子原文以张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读》为准,同时参照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和李先耕先生的《老子今析》。二.道的外在特征开篇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老子的生平,现在才开始步入正题,才开始说“道”。《老子》全书81章几乎章章说“道”,“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4次,可见,“道”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为了参悟“道”本质和内涵,我们理应先了解一下“道”的外在特征。王得有先生曾说过“老子之道,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作为

7、天地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1]这句话说明了“道”的本质是天地力物的始基,而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恍惚不清,真实存在,则是“道”的特征。因此我们概括起来,“道”的外在特征有两点,BP:(-)无名无形“道”存在于耳冃见闻的现象世界外,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是“玄之又玄”(1章)对于它的外在特征老子时而用“恍惚”、“窈冥”和“混成”来加以形容,时而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来加以描述,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视之不

8、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道”视之不见其色,因而称为“夷”;听之不闻其声,因而称为“希”;触之不得其形,因而称为“微”o“夷”、“希”、“微”三者浑然一体,无法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道”本身无“状”,而万状由之而成;它本身无“象”,而万象因之而显。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