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ID:46125067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第1页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第2页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第3页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第4页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所要体现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与严同在,宽与严并存,宽严相济是宽字在先,严字在后,它首先要休现的是宽字,处罚从宽,教育从严,一切为了和谐,严字也在其中了;宽严相济和惩办与宽大的刑事司法政策所体现侧重而有所不同,时代的不同,所要体现的刑事司法政策也要有所不同,惩办与宽大的刑事司法政策,则是惩字在先,宽字在后,与宽严相济二者Z区别,前者是能宽则宽,不能宽则严,所体现的是和谐内涵,而后者,是能惩则惩,不能惩则宽,所体现的是打击犯罪的力度和震慑罪犯的作用。刑事司法政策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形势的需

2、要,在新的形势下,社会需耍和谐发展,刑事司法政策也需要随着社会的需要有所改变,宽严相济就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刑事司法政策,这个时代就需要这样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刑事审判工作如何在诉讼中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法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此问题笔者谈以下粗浅认识。一、要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1、耒成年人与成年人在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上要有所区别在刑事诉讼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要有别与成年人犯罪的审理形式,要在诉讼小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有特邀陪审员参加诉讼活动,要在监护人的陪护

3、下接受有教育意义和谐的审理活动,使未成年人能够在寓教与审的过程中认识自C的罪行危害,使之认罪、悔罪,重新做人。在处罚上尽量休现“宽”字,能宽则宽,能放则放,尽量选择非监禁刑,对罪行较重不能判处或非监禁刑的,也要尽量体现轻刑化的原则,在“宽”字小体现对未成年人挽救的刑事司法政策。与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在审理的形式上、处罚上所体现宽严和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很大的区別,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则要在庄严的法庭上接受法官的审理,则耍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而未成年人可以采用园桌式的审判方式,给未成年人一•种温和Z感,对未成年人则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宽的问题处罚,怎

4、样处罚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利,既要考虑犯罪的因素,还要考虑给予未成年犯罪人怎样的改造环境。而对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要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进行,考虑是否有法定的或者酌定的处罚情节,既要考虑对成年人惩罚与改造的有利因索,还要考虑怎样处罚对社会有利以及它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既要对成年人的犯罪负责也要对法律负责,这就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体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区别。比如我院在审理被告人张某等寻衅滋事一案中,涉案被告人多达16人,社会反响大,影响较坏,人民群众要求严惩。但少年法庭仍严把三关,依法对其中犯罪时未满18周岁,又属从犯的被告人欧某某等5名未成年被告人参照

5、省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定罪免处。2、共同犯罪中具有一定特殊职务身份的人与一般人员进行犯罪活动,在体现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上要有所区别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进行犯罪活动,公安、保T人员与其他人进行犯罪活动,师傅与徒弟进行犯罪活动,党员与群众进行犯罪活动,干部与工人进行犯罪活动等,他们屮有的人是具有特殊职务身份的人员,与无特殊身份的人员进行犯罪活动吋,在体现宽严相济的司法刑事政策时要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中的有些人具有领导职务,或有一定特殊职责在身,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相对要比其他人要重些。因为,单位内部人员对本单位的财产冇责任

6、爱护、保护,同吋也熟知财产在本单位的客观情况,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进行犯罪活动比较方便,容易达到犯罪目的。在共同犯罪屮所起的做用相对要大于外部人员。公安、保卫人员具有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责任,在共同犯罪屮与他人进行犯罪活动其性质严重,影响及坏,在量刑时要适当酌情从严考虑这一因素。又如师傅与徒弟、党员与群众、干部与工人之间,师傅、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比徒弟、群众和工人思想要进步,具有一定的领导性质,在徒弟、群众、工人产生犯罪念头的时候,师傅、党员、干部应当劝告、制止,这是责任,如果参与了他们的犯罪活动,就相对比徒弟、群众、工人要承担相对较重的责

7、任,虽然这不是法定的量刑情节,但是,要考虑这一彼此有所区别的因索,适度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二、要根据犯罪动机、目的、主观故意内容的不同体现宽严和济的刑事司法政策1、因良好的动机、目的和主观故意内容进行了犯罪与丑劣的动机、目的和主观故意内容而进行了犯罪,在休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上要有所区别犯罪动机是激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他不仅确定犯罪冃的,而口促使危害结果的实现。由于犯罪动机的性质、强弱直接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大小,因而是决定社会危害性程度的重耍因素之一,对量刑具有重耍意义;犯罪B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

8、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的主观故意内容激起了犯罪的动机,以此通过实施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