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

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

ID:46113782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_第1页
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_第2页
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_第3页
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摘要h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绝大部分地区和学校都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高考对人才的选拔机制与学校教育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反,在现有高考机制的冲击和社会〜的压力下,学校教育走入了误区。本文就高考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关键词]:高考制度;人才标准;学校教育江泽民同志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耍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学校是教

2、育的主要基地,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窗口,就目前高屮学校教育而论,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程度的主耍的社会衡量标准是高考,也就是说,高考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水准的晴雨表。这样一来,势必出现以下两种状况:一是学校教育极大地受制于高考,即高考成为学校教育内容和方向的指挥棒;二是学校教育带有显著的社会功利色彩。这种状况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对人才标准的狭隘化和片面化,从而使学校教育走入误区。下面笔者就学校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关系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高考选拔的单一性造成学校教育、教学的片面性〜后高考制度恢复以來,至今已有25年的历程,在此期间,高考制度一直处在一种动态的改革之中。但是,对于高考功能的认

3、识却未曾有大的突破。人们一直认为,高考的职能是选拔人才。为了达到高考选拔人才的可靠性,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就集中在如下二个方面:第一,优化高考试题,包括试题的命题、题型和深浅度等。第二,拓宽高考年龄,主要指考生在高考时不再受到年龄的限制。可以说,通过高考命题专家的煞费苦心,同以前相比,试题的质量确实有了极大的改观。同时,由于考生在考试时不再受到年龄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人文的关怀。但是,这种改革充其量不过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选拔应试人才,不但造成人们对人才标准认识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同时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学校教育职能的偏离。我们都知道,考试只能是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手

4、段,包括学科的知识水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思维和书面应答的逻辑能力等。以上方面只是反映人的“智”和“能”(不包括具体的实践能力),但人才标准是综合的、全面的,除了“智”和“能”以外,尚冇“德”、“体”、“美”诸方面,而这些,在试题中是无法体现和验证的,因而,单纯通过高考(不管试题是如何的科学和完善)所选拔的人才存在着极大的畸形性,这主要反映在处于高考指挥棒之下又在极大的社会功利性(包括教育行政主管单位、社会团体及家长对学校学生高考升学率的片面关注)压抑之下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扭曲。既然是应试教育,学校教学就只能是“考什么,教什么,考多难,教多难,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局面。这种学校教育现状

5、,即使是学业性的问题,同样教的残缺不全,更何况是非学业性的在高考中无法检测的“德”、“体”、“美”诸方面内容了。纵观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强大的高考的压力下,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学校所固有的教育职能已经支离破碎了,对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忽视,对道德教育、情感培养的冷漠等已是司空见惯,尽管国家三令五审强调加强素质教育,但是,除了个别地区、个别学校之外,大多仍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隔着两张皮,一些主管教育领导在会议中大谈素质教育,会后却鼓励应试教育,更有甚者则直言:素质教育是目的,应试教育是手段。这样一來,各地普遍出现“索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如此下去,不但高考制度会像隋唐的科举

6、制度那样最终走到尽头,同样,在高考制度压抑下的现行学校教育也将走向死胡同,从而造成国家人才的再次断裂层,后果不堪设想。二、高考改革须同学校建设同步目前,课程改革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U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是,课程改革能否导致学校教育的根本改观,能否使学校的素质教育真正上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以张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个性特征得到呵护和发展,可能仍是不容乐观。钟启泉认为:“只要'应试教育'的体制与机制依然存在,特别是'精英化'的高考选拔制度依然不变,那么,再好的纲要、再好的课程都将是一纸空文”。看来,要使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改观,其关键点

7、还在于高考改革。高考是通过应试的方法选拔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选拔的公正性(择优录取),这好比隋唐的科举制,它取代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社会、教育的巨大进步。但是,应试有巨大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人的综合素质的很大一部分是无法通过应试得以体现的,从而导致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单一性。这一点,即使是古代封建帝王也看得十分清楚,他们在选拔人才时往往德才兼顾。但由于“德”是个软性的因素,对于这种软性因素(这里主要指一个人的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