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07545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教学的有效模式高中牛已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牛活的各种体验,所以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诗词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内心里对诗词语言进行充分的体验,产生丰富的内在语言,“悟”得语言内在的深意,然后再把这种内在语言变成口头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透过形式悟出本质,获得言语的“真意",将言语积累于内心,成为自己的内在生命。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种补充,本文将从挖掘古诗词的内涵入手,将学术界的一些概念和成果引入高中古诗词教学,探索一些具体灵活而又有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一、万紫千红总是春——专题漫谈“专题漫谈''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教师
2、可以从多种诗学的视角确立不同的专题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占诗词及时加以整理归类,引导他们对同一题材或主题的诗篇进行整体感悟理解,使他们对诗篇有更深更广的理解,进而上升到文化、生命的层面。比如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可以将古诗词分为“山水篇"“日月篇花草篇”等,引导学牛把握这些诗词中同一意象在古代文人意识屮的含义以及这种含义的文化基础;从社会诗学的视角可以将古诗词分为“生活篇”“战争篇”“爱情篇”等,让学生在各个专题中去认识社会、感受历史、体悟生命。“专题漫谈”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有利于营造课堂交流的活跃气氛,树立学生个体自主交流的意识,展示自我的信心和愉悦,克服传统提问应答时被动接受教师拷问的那种心态
3、。在师生的漫谈中矫正提升,活跃思维,共享成果。二、千里莺啼绿映红一比照对比比照就是比较对照,侧重于相同面的比较;对比就是相对比较,侧重于不同面的比较。全面认识一个点,必须把它放在一条线、一个面、一个多维空间中与其他点进行比照对比,否则就难以有立体的、空灵的认识。比照对比的教学模式,包括同一诗人不同诗篇的比照,不同诗人诗作的对比,不同诗篇整体的对比,不同诗篇局部的对比,诗与文的对比,等等。通过比照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者互显,异者互彰。1.同一诗人不同诗篇的比照。同一诗人不同诗篇的比照可以突显一个诗人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生命体验。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亡国思家的幽微之情在《虞美人》中表现得很
4、明显,可谓到了极致。如果我们把词人的其他作品拿来一起品读,诸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望江南》)、“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谢新恩》)、“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等,则词人痛切的人生感受、孤独的生命体验定会氤魚课堂,学牛定会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S2.不同诗人诗作的对比。把不同诗人的诗作从多种诗学视角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不同诗风、人格及其所处的社会现状和对生命的思考。比如李白和杜甫,山于他们的个性、气质和所处的时代不同,使二人在文学史上分别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同样是表达对社会的黑暗、对权贵阶层的愤懑不满,李白是直接表明自己的态
5、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杜甫却是不动声色地描绘一幅画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诗篇间的整体对比。整体对比是对两首或几首诗词从多种诗学视角进行全面的比较。如王维的《渭城曲》和高适的《别董大》,皆为送别诗,前一首那凄凉的色调是诗人在上流社会的不幸遭遇和空寂念佛相互融合的真实反映;后一首那雄浑的音调、豪壮的风格,正暗合着恢弘的盛唐气象,顺应着昂扬的时代精神。同是赠别诗,前者的渭城风雨缠绵低徊,而后者的塞外风雪却豪迈悲壮。4.诗篇局部的对比。引导学生从多种诗学视角进行局部比较,是一种比较灵便自如的方法。如许多诗篇屮都
6、写到流水,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生命诗学的视角去品味这些诗句中通过水表达出的诗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叹时间宝贵,就写“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写水的力量给人一种鼓舞,就写“碧水东流至此回”;写水的美丽,给人一种悦目的感觉,就写“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这些比较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中国人意识中的文化意蕴。1.诗词和文章的对比。诗词和文章的体裁不同,但在诗学(广义)的意义上,它们是相通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的视野开阔些,将诗与文进行比较,让诗文互相印证,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比如琼瑶的小说中往往化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诗意、诗境、诗象;而琼瑶的小说又绝大多数是写爱情的,深
7、得青少年的喜爱。如果在学习相关的古诗词时能让学生结合琼瑶的小说来理解感悟,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琼瑶小说《在水一方》整个就是对《诗经•秦风•兼葭》的诠释。作者写了一个缠绵饶恻的爱情故事,配合故事情节创作了一首萦绕始终的诗: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依偎在她身旁,道路又远又长;找寻她的方向,她在水的屮央。我愿逆流而上,无奈前有险滩,我愿顺流而卞,却见依稀仿佛,“它显然是对《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