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

ID:46088348

大小:65.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_第1页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_第2页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_第3页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_第4页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对十字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探究摘要:本文采用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多对十字波导的变形对传输特性的影响。计算变形对截止波长和单模带宽影响的相应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传输特性随对称脊波导结构尺寸的变化情况。通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能够对变形多对脊波导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且将为脊波导器件的小型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关键词:光电子学;MATLAB;有限元法;截止波长;单模带宽;主模场结构中图分类号:TN814文献标识码:A在脊波导由Cohn在1947年提出以后就备烫人们关注,与传统的矩形波导相比,脊波导有其独到的特性。本文主要是应用有限元法讨论了多对十字波导的变形对传输特

2、性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两个脊分别位于对称位置时的十字波导的传输特性,计算十字脊波导在TE模式下的截止波长和单模带宽,研究归纳脊位置c的变化对变形多对脊波导截止波长和单模带BW的影响,从而对变形多对脊波导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基本原理及方法有限元法已广泛应用于电磁场数值计算问题,根据Maxwe11(麦克斯韦)方程化简为Helmholtz方程,对于TE模?准二Hz,?坠?准/?坠n=0在波导壁上满足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坠,根据有限元理论分析,对于三角单元剖分的场域,可推导出下列本征值矩阵方程(2)其中A和B均为NXN阶方阵,N为节点数的总和,?准为变量?

3、准的列向量,代表有限元剖分后各节点的?准值。k2c表示待求的特征值,求解特征值方程,得到的最小非负特征值就是主模的截止波数kc,得到的第2个最小非负特征值就是第1个高次模的截止波数,这样就可以得到脊波导的截止特性与单模带宽特性。2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2.1截止波长Fig.1和Fig.2分别给出十字波导在脊位置c变化时,s/a和d/b固定时,c与归一化截止波长?姿c/a的关系曲线图和在TE模式的主模截止波长(?姿门和第一高次模(?姿“)的比值即:8*=?姿(}/?姿cl单模带宽BW与c/a关系图,且脊的几何尺寸连续变化,其中b/a=0.45o2.1.1多对十字波导归一化

4、截止波长?姿c/a的变化范围比较集中,大都分布在2.0的周围。单模带宽BW的变化范围比较集中,大都分布在2.0的周围。2.1.2多对十字波导退化为双脊波导的形状,在s/a,d/b为定值时归一化截止波长?姿c/a随着c/a的增大而减小;单模带宽BW随着c/a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c/a取定值时,随着s/a,d/b的增大归一化截止波长?姿c/a而增大,带宽BW随着s/a,d/b的增加而减小。2.1.3多对十字波导在c=0,0.05,0.1时,在c=0时,多对十字波导退化为双脊波导的形状。当s/aO.1时,单模带宽BW随着d/b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s/a=0.2,0.3

5、时,单模带宽BW随着d/b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在d/b=O.1时取得最大值。在c=0.3,0.35,0.4时。当s/a固定时,单模带宽BW随着d/b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在d/b=O.1时取得最大值。结论本文采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多对十字波导脊的位置发生变时的传输特性即归一化截止波长、单模带宽,通过对多对十字波导的截止波长和单模带宽的计算,可以看出:脊位于中间的多对十字波导比脊位于中间的多对双脊波导有更短的截止波长,更窄的单模带宽;双脊波导比多对双脊波有更长的的归一化截止波长,较宽的单模带宽;多对十字脊波导比十字波导有更长的归一化截止波长,较宽的单模带宽。通过这些

6、研究表明:可以扩大脊波导传输特性的调节范围,能够对以后变形双脊波导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对实际的微波和毫米波工程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XIAOZHOGNQIU,CHAGNYIGNXIAGN,CUIDEWANG.FEManalysisondouble-ridgedwaveguideeigenvalueofasymmetricalridegsite[J]・Journalof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2008,22(5):104-107.(inChinese)[2]ZH

7、AOXIA,CHENXIAOQIANG.Studyoftransmissioncharactersoftwokindsofnewdouble-ridgewaveguide[J]・Radio-frequencyengineering.2011.41(1)35~37.(inChinese)[3]ZHAGNLIMING,LUMAI,CHENXIAOQING.StudyofTransmissionCharactersofTwoKindsofDeformedDouble-ridgeWaveguide[J]・laserTechnology.2009,33(3):333-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