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

ID:46087703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_第1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_第2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探析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获得更深入的认识,进而有助丁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手机依赖社会功能个体需要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在功能上不断完善,从而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如手机上网、手机音乐及视频通话等O上述手机功能使得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成为继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正如齐美尔所言,客观文化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其内在的生命力,它就不再受其创造者的控制,并会作用于

2、主观文化。而且客观文化越来越对主观文化产生压制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开始面临“文化悲剧”。市此看出,手机作为一种客观文化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个体,给人们带来诸多问题。在诸多问题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手机依赖问题。手机依赖存在丁各种社会群体,但是每个群体的手机依赖程度并不相同,其中手机依赖现象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多数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会无意识地受到手机不同程度的诱惑,并且约1/3的大学生在学习时会受到手机影响。大学生是祖国经过多年辛苦培育出的栋梁之才,他们在大学里应该有着正常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效率。但是,手机依赖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

3、人际交往方面特别是面对面互动产生威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提高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的原因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现彖,同时,也有助于寻找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二、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原因(一)情感和归属的需耍。多数大学生一般是到外地求学,这使得他们远离了亲人及朋友,离开了已属的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及同龄群体,随之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面对新的陌生群体,他们有时会感到陌生和孤独,再加上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使得他们更加需耍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因此,他们希望向家人、朋友及以前的同辈群体寻求帮助,而手机对

4、个体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同时,手机也帮助大学生巩固了已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大学生群体屮,个体希望融入该群体,并试图获得归属感,以及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基本联系工具的沟通的桥梁一一手机使得同学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和方便,从而满足了大学生个体的群体宁融入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需要。(二)积累社会资本的需要。在信息成为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的今天,社会资木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也有建立社会资本的需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是个体获得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建立保持已有的或建立更多的社会

5、关系网络,而手机对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积极作用刚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上述需要。也即,手机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以及该网络的延续,从而间接使得大学生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或者具有更多的获取社会资本的机会。总的来说,对于大学生来讲,手机充当了大学生为寻求工具性社会资本与情感性社会资本而建立的社会网络的中介。可见,对积累社会资本的需要,使得手机在大学生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手机的这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大学生更加依赖手机。(三)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有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大

6、学生心中满怀理想,并希望在步入社会后能够一展宏图。而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更多的情感满足、更多的人际关系及更多的社会信息。手机的对大学生的情感、归属和积累社会资本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同吋,大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创造性、创新性的群体,他们喜欢创造一些新奇的彰显个性的文化。同时,希望他人能够肯定自己的创作成果。手机为他们提供了创作平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独特的个体客观文化,如编辑独具个人特色的手机短信。手机乂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个人成果的平台。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使得大学生可以将其创作的文化上传至网络空间,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

7、在更短的吋间内欣赏和评价自己的创作成果。当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和欣赏自己的创作成果时,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情感归属、社会资木的满足及彰显个性的创造成果都不同程度的满足了大学生口我实现的需要,而前者的满足无疑归功于功能丰富的手机。参考文献:[1]殷俊•笫五媒体: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320-321.[2]候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1-99.[3]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99-10

8、1・[4]廖圣清•手机短信传播与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维护和拓展一一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