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

ID:46085827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_第1页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_第2页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_第3页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_第4页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研究一、人文教育理念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为主要内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从概念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文教育是以培育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虽然二者的出发点有所区别,但从目标来看,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培养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素质。从施教的内容来看,思政教育主

2、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现当代革命史为内容;而人文教育以文、史、哲、艺为内容。不难看出,人文教育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在思想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更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看出,人文教育的实质不仅是知识性和实用性,更加体现在精神性和智慧性,是将对人的思想教育由知识层面向心灵层面的升华。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必然的选择,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思政教育中,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境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思政工作中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中接受教育,这种尊重

3、人、关怀人、以人为本的方法,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一)对人文教育的轻视甚至忽略,导致思政教育目标的偏离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包含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两个方面,个体目标是指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目标、思想素质目标、道德素质目标、法纪素质目标和心理素质目标;整体目标则指学校民主的政治氛围、活跃的思想氛围、高雅的文化氛围和安定的学习环境等方面。22-23然而,由于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注重传授知识,放松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法律

4、法规、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培养出来的人被戏称为“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学校层面的不重视,人文类学科处于边缘化状态,学校减少开设相关人文类课程;在学生的拓展性活动中过分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轻视甚至忽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在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还是很难得到彰显,不少思政教育者及管理者还是倾向于灌输式教育,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足够尊重。因此,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有些学生对思政工作产生了逆反心理,表现出不配合的倾向,致使思政工作停滞

5、不前。(二)人为割裂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导致思政教育内容缺失或偏颇在高校中,对人文教育的认识不足或偏颇普遍存在。因为以往的思政教育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人格完善,而我们要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并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为此,很多高校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相对的两种学科知识教育,分两个领域进行,没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教育者各持一词,各自为政,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重大偏差,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矛盾。比如部分高校举行的文艺晚会中,只注重单纯性的娱乐

6、,而不注重高雅精神和文化层次的提升,整场晚会没有一条主线贯穿,零零散散地拼凑几个节目,甚至有些节目出现低级趣味的现象,完全达不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在思政教育的理论课上又死抠教条,填鸭式地灌输,不仅内容上不能与人文历史相关联,在形式上更加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高校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分开实施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只能将教育存留在表层,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三)对人文教育理解的简单化或片面化,导致高校人文教育活动流于表面与形式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至上”观念日渐深入人心,高校的科学教育也

7、上升到了最高位置,社会与教育发展出现了日益功利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教育也出现了知识化与工具化的倾向,高校往往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核心内容——人性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再加上一些思政工作者对人文教育认识片面化,重人文知识传授,缺人文精神培养;重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人文理念熏染。因此,一些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多半是技术性、技能型的课程,学生以学习技能、找到好工作为目的进行选修,而那些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人文类课程却少有人问津。由于对人文教育简单化的理解,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了大量

8、的文化拓展活动,以为文化活动越丰富,校园文化提升越快,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越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很多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日益套路化、类型化,到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几成定式,而且参与者往往是一些老面孔,都是部分精英,活动也是以特长展示为主,活动开展的全员性.普及性严重不足,活动开展热热闹闹,文化提升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受社会文化浮躁的影响,一些活动的开展追求表面的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