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78394
大小:62.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南坡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坡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一)矿区地质1、地层及含矿层岩性特征矿区出露地层有中白垩统曼岗组(K2m)、上白垩统曼宽河组(K3m)、下第三系古新统劭野井组(Elm)、始新统小丫口组(E2x)。其中曼宽河组为含铜层、鋤野井组为含盐层。曼宽河组(K3m)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K3ml):为暗棕红色厚层一块状泥质粉砂岩、钙泥质粉砂岩、铁泥质云母粉砂岩,偶夹细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薄层,厚大于265m。上段(K3m2):为棕、浅棕色夹灰白色厚层块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及暗棕红色泥质钙质粉砂岩薄层。岩层中含少量碳质(3%土),局部见碳质条带。是矿
2、区含矿层位,厚263m。2、构造铜矿位于磨歇一一尚勇背斜南端向南东转折处的北翼,该背斜呈脊形,轴向350°,核部为断续出露的曼宽河组(K3in),两翼依次出露劭野井组(Elm)和小丫口组(E2x)。近轴部地层倾角陡(一般50〜80°),向两翼迅速变缓(一般20〜40°)o背斜延至南坡后折向南东,轴向约290°,且出现多个小褶皱。矿区断裂有两组:一组走向60〜80°,倾向北西,倾角50〜85°,为张性断层,另一组走向北北东(10〜20°),倾向北西西,倾角较缓(30°±),为张扭性断层。两组断裂规模均不大,在断破碎带中均见铜矿物的次生富集。(
3、二)矿床地质特征1、矿体产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襄状产于曼宽河组上段之灰白色细粒含岩屑石英砂岩中,共有3个矿化层位,单位矿体(层)厚1〜5m,严格受层位控制,矿化顺层理、斜层理、交错层进行。除南坡外,同层位有多处铜矿化点,说明矿化层较稳定。2、矿石组构矿石中矿物组分简单,硫化物以辉铜矿为主,次为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等。氧化矿物有孔雀石、兰铜矿等。其中辉铜矿呈它形——半自形粒状,粒度细小(0.005〜0.025mm),多填隙于砂屑粒间或交代碳酸盐胶结物,形成再生式基底胶结结构,也可见辉铜矿以结核或小扁豆体沿层分布,与碳质共生或交代
4、碳质物。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也多呈细粒(0.00〜0.04mm)分布于矿体中,填隙式结构清楚,多被辉铜矿交代。黄铁矿还可呈草莓状出现,莓粒0.002〜0.005mm,其间隙可见黄铜矿。矿石常见的构造有:层纹状、条带状、斑点或结核状、脉状、块状和浸染状。矿体中除Cu外,有综合利用价值的还有银,含量3.49〜67.9g/t,平均38.79g/to3、围岩蚀变野外观察和室内镜下鉴定均未发现含矿围岩有明显的蚀变,即便是明显受断裂控制的I号铜矿体,沿断裂矿化富集,出现上述的脉状、块状矿石,其围岩变示见明显蚀变。因此,区内少量脉状矿,可能是天水和地下
5、水沿断裂活动形成的次生富集。(三)矿床成因分析从上述可见,本矿床具典型的沉积一一成岩成因特征,依据有:1、矿体严格受层位、岩性的控制,延伸稳定。据地层岩性分析,中白垩世曼岗组沉积之后,该区湖盆稳定沉降,接受曼宽河组下段一套粉砂质沉积,至曼宽河期晚期,湖盆逐变浅,细砂质觉积物增多,铜质来源相对丰富,成岩阶段的同生热卤水使沉积物中的铜质进一步活化,在含碳质较富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硫化物,富集为含铜砂岩层。2、成矿虽与断裂有一定联系,在断层破碎带有富化现象,但围岩基本未蚀变。3、矿石中具典型的沉积一一成岩型组构和低温条件下的交代型组构。4、具典型的沉
6、积一一成岩型矿床的地球化学标志:1)矿石中辉铜矿634S值为〜14・8%o〜36・8%o,为典型的生物地层硫;2)据铅同位素分析结果,206Pb/204Pb=18.570〜18.6316,207Pb/204Pb=15.253〜15.9922,208Pb/204Pb=38.340〜39.012,均为正常铅,模式年龄79〜122.3Ma,与含矿层时代相当。据以上特征分析,南坡铜矿成因类型为沉积一一成岩型砂岩铜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