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73081
大小:54.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摘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屮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木文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方面具体例述了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基本形式,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而探究学习是培养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19-01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寻求
2、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谈一谈关于探究性学习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在概念的教学屮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性学习概念的形成有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更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体验一些熟知的实例,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经丿力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函数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也不应只关
3、注対其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讨论,而应选取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二、在定理、法则的发现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定理、公式、法则等数学规律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虽然早己被数学家们所论证与应用,但是前人的知识对学生來说是全新的,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牛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探究痕迹,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去研究创造的,对数学规律作出充分观察、思考、猜想、交流,使规律的岀现适合学生自己的数学需求。三、在例题、习题的引巾拓展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
4、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灌输达到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合作交流、体验得来的。数学合作交流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为基础,离开了个体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习题教学时,尽可能放手于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试”;在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相互提问共同探讨;解完题后,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整理反思,概括•解题思路,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对题目进行拓展变式,应用迁移,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融会贯通,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四、対数量关
5、系、变化规律的探究代数中的很多内容充满了用來表达各种数学规律的模型,如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五、数学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的探究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赢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等。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六、对实践性作业的探究在复习解直角三角形时,测量建筑物或树的高度,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探究作业。例如:怎样测量树的高
6、度?教师要求学生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纪录所看到的实际情形,每人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把本小组的各种设想进行汇总和整理,撰写实习报告,再选择几种典型的解答在全班介绍。该问题的答案涉及条件开放、策略开放和结论开放。这样以来,学生因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而积极性高涨。这样的复习课,走出教室拥抱大自然,以探索研究方式即可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和测量的方法,又能体现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同时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比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更有效。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7、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我们要避免: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解代替主体的活动。我们要给学生充分探究活动的时间、空间、氛I韦I。耍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应该走下讲台,來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使学牛能够建构知识。在探索指导中给学牛不断提供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去探究知识和发展能力,让他们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两者同步进行才能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进行“再创造”的兴趣,把创造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