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62271
大小:56.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关于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探讨摘要: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任务,是每一个高屮物理教师肩上不可推卸的重任。高一物理教师必须在分析初高中物理存在的具体差界的基础上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T作。关键词:高一物理;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师屮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46-1一、高一新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跨度太大。现行高中的物理教材(必修模块)与初中物理教材相比,初步分析有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朵,从标量到矢量,从浅显到严谨,从定性到定量。初中
2、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而高中物理教材以叙述为主,有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重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概念定义规范严谨,理论性较强。而且高中物理教材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屮的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起始阶段,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2•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相去甚远。初中物理,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
3、论证;习惯于简单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及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如果仍靠初屮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3•初、高中物理教学对数学知识的运用。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断;万冇引力、人造卫星屮的幕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边角关系都还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这里既与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差有关,更重要的是他
4、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学中來的数理结合能力差,这一问题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更为突岀。4•初、高屮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初中教师受知识面和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高中教学衔接的认识,没有重视知识的渗透和方法的引导,对某些知识和方法过分强化,使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太重,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而有些高中老师对初中学生的基础差异、男女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快慢程序等因素考虑不足,所以平时把布置的作业、练习题以及考试题的难度提得太高,以至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失败”太多,没有学习的“成就感
5、”,从而厌学。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的策略1.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由于初中问题简单、公式简单、公式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少,许多学生只要会公式、会带公式,就能得岀结果,长期的习惯养成使学生根本不去分析问题。而高中物理,学生的解题关键是对一个具体的物理过程作出准确、透彻地分析,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老师讲课能听懂,书也能够看明白,就是题目不会做,即使“会”做也易错的情况。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屮,按照物理学屮
6、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如探究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必然要涉及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一定要注意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渗透各种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釆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3•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学生初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
7、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來,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4•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5•妥善过
8、渡,降低台阶。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对教学屮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要作必要的复习与讲解。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耍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也要対数学运算作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演习,还可适当复习或补充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