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浅谈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李艳红老舍曾谈到过写文章有两个作用。一是整理自己的思想使之明确化、条理化,二是总结交流传播经验。写语文教学论文当然也不例外。首先,它是一个过程。我们研究大纲、教材有新的领悟或教学坏节、教学过程的改进有新的收获,或教法、学法指导,语文活动开展有新的路数等等,起初仅仅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一旦要写下来,才发现距离有物有序地表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于是就逼着自己整理思想,弥补原有认识的不足。如果不写,很难发现认识上的差距。其次是为了总结交流,在语文这个园地里,任何个人不可能将宏观的微观的问题都研究到,都理解透。你在这方面有研究,我对那方面有创
2、见,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教好学生是从纵的方向上作贡献,交流研究成果是在横的方向上做贡献。可以说没有哪个语文教师没从别人的论文屮获得启示,找到借鉴。希望更多的人能拿起笔来,整理自己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为语文教学教改教研园地增添自己的光彩和芬芳。写论文并不神秘,语文教学论文无非是阐述对语文教育的功能、特征、教学原则、内容、方法等的认识,无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晶,无非是展示对语文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思考,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是语文教学教研上的有心人,只要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就能写好语文教学教研教改论文。平时我接触不少语文教师,从言谈中发现,他们对语
3、文上的一些问题很有见地,有些观点很新颖,例子很恰切,有些作法有理论依据,又有很强的可行性,如果整理下来,就是很不错的语文教学论文。就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來说,不是不会写论文,而是不敢写,没有写,只要思想一解放,好语文教学论文和论文作者就会成批涌现出来。我们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写论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有真真切切的实践经验,需要什么例子信手拈来,写出來的东西实实在在,经验便于借鉴。咱们不耍白白扔掉了这些有利条件。写论文视野要宽,选题要严。读是写的基础,要通过阅读了解所在县市以至全省全国和世界,了解语文学科和相关学科,了解最新信息和代表性成果,立足当地实际
4、,放眼全国。要了解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将别人研究的问题的方法途径应用到自己研究的问题上来。视野宽了,还可避免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正确确定语文教学论文选题。确定语文教学论文选题要有三个意识。一是超前意识。报刊发表文章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周期,要考虑论文发表到学习应用尽可能与教学同步,这就需要超前思考,预计教学中会出现何种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写出的论文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二是服务意识。写论文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过程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应当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和主要研究课
5、题。第三是攻坚意识。有句名言叫做“难啃的骨头才有啃头”。不付出努力,不花费大量心血,想轻轻松松是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的。有些难度较大的选题,要有战争年代炸碉堡的勇气,敢于说“让我上”;有些难度不大而恰好是自己的薄弱环节的,也要敢于正视差距,弥补差距,在攻坚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在确定选题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位农民企业家的经验,他说,上项目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精,你精我转”,时时领先一步。上项目如此确定论文选题也应这样,只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写语文教学论文不能贪大求全,对问题要有真知灼见。从事教学的老师们有具体
6、教学任务的负担,无查阅资料之便,不利于全方位地研究,但也有有利条件,那就是实践。我们会随时对教材、教参的某一点有感悟或有不同意见,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顺利和麻烦。顺利因何出现,问题如何化解,要注意积累这些闪光点、凝难点,并围绕这些“点”进行深层思考,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整理成篇。既积累、传播了经验,又使自己的思想进入了新的境界。确有所感,确有所得,而不是人云亦云,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创作,写的文章才叫论文。那种观点转引,材料转抄,不痛不痒的文字是不能称为论文的。顾名思义,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学科的有关方面为对象的议论文。一般来说,它应具有议论文所要
7、求的基本结构。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即引论。在文章的开头要告诉别人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以什么为理论根据。或列举现象,或高屋建飯,力求问题明晰,引人入胜。其次,要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论文的论点应当有,且只有一个,应当是十分明确的表述,要明口、精炼地将这一观点浓缩,或在开头出现,或在结尾归结,还可用题目显示,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第三,要使标题醒冃,结构匀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主标题宜短不宜长,还要保证确能涵盖全文;要有点韵味,不可过分直露;要尽可能展示论点或显示论述的具体范围。一篇论文的题目还要和文章的风格相吻合。文中若有小标题,儿个小标题角度
8、、句式要尽可能一致,小标题下的内容要避免交叉或缺漏,要从语法、修辞、逻辑等角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