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

ID:46048856

大小:105.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    导语:你最喜欢《登高》一诗的一联为什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运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高》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一、导入    师: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学生补充)    节日寄情:九月九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登高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二、初读诗歌读通文句    1、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2

2、、关注诗歌内容理解    师:你从诗歌读到了什么?自由讲述自己理解不限制首颈颔尾联不要怕错说出自己理解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去关注如何更有效读懂诗歌并做好相关试题    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理解可对别人的理解加以补充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3、尝试用现代的文字讲述诗歌内容    提示:把诗歌幻化成画面并把画面连串起来适当合情合理添加内容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

3、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4、齐读诗歌巩固诗歌内容认知    三、深入悟读读懂文句    1、知人论世深入理解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需要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否则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认知感觉诗歌内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就难以领会其中的意蕴内涵    我认为理解诗歌是必要的不能停留表面读通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

4、应是诵读赏析诗歌的一个前提    我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    ①教师范读:(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学生体验性自由朗读    ③进一步推动理解文本    教师:诗人登高怀想了什么呢?    学生结合初读文本收获回答    提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师:理解诗的作者

5、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文如其人)言为(言为心声)    ④加深读悟作者的心境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关注本文写作背景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常作客不断在

6、外面远离家乡心中眷念着家乡;百年多病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②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呢?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杜甫的忧国忧民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③小结:杜甫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⑤学生齐读文本加深理解认知    2、赏析诗歌意境    ①关注诗歌意境(氛围)创设

7、    教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语调低沉、忧伤(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为何这样做呢?同样是写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们当时读的?    (回顾朗诵部分句子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可以指名学生朗诵)    教师: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诗歌的一些字句的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暗示)    如果说对诗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那么这种暗示就是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8、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②赏析诗歌意境创设的诗句    师:几联是感性的描写?    生:首联、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