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44228
大小:152.2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0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单元课文简析 本单元的文体是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其中《药》《项链》《微型小说两篇》为基本阅读《荷花淀》《春之声》为扩展阅读这些取材广泛风格各异 《药》是鲁迅先生于1919年四月(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七天)写的一部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以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鳞、秋瑾被清政府杀害的事件为素材描写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甚至被吃掉的悲剧 《项链》是被誉为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故事叙说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罗瓦塞尔因为爱慕虚荣丢了朋友的项链而不得不以十年的艰辛劳动去偿还债
2、务结果得知所丢的是一条假项链的故事 《微型小说两篇》中《等待散场》叙说了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浪费一张宝贵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朋友一面焦急地等待散场的故事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纯真爱情《差别》叙说了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个人在购物、捕捉与汇总信息的能力的差别两人主要是思维的差别 《荷花淀》是一篇“诗体小说”刻画了水生嫂等人物的形象表现了夫妻之情和家国之爱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它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它主要写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
3、流动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了“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归纳小说主题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具体分析把握小说主题 2、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结构是作家剪裁生活和组织篇章的总框架要想详细分析、实际掌握则应着重了解叙述的时间顺序、空间转换、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故事线索的明暗安排以及叙述中的顺序、倒叙、插叙、平叙、补叙等有关知识 3、鉴赏小说中人物描写技巧正确把握小说的人物描写技巧应重点熟悉了解人物描写技巧所涉及的具体内容
4、的方法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把握这些方法才能较好地欣赏人物描写技巧分析好人物形象 (二)教法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药》3课时《项链》2课时《微型小说两篇》1课时《荷花淀》2课时《春之声》课外自读 ①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②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④研究探讨转化能力; ⑤强调预习加强练习 (三)单元教学过程 l学习单元导语 研讨: 1、什么叫小说什么叫小说的三要素 答:小说是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小说的三要素指小
5、说的人物、情节、环境 2、短篇小说有什么特点 (看第一段并概括要点) 答:篇幅短小;更迅速地把握时代脉搏更直接地贴近现实生活;往往截取横断面来表现生活 3、从本单元小说中你可以学习到什么 见第二段 l基本阅读 第九课药 鲁迅 第一课时(抓情节明主题)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二)识记生字词(课前预习完成课上检查、订正) 1、字音:蹩进攫取滞板庾毙搭讪丛冢悚然褴褛咳嗽 2、词义:无精打采跄跄踉踉层层叠叠恍然大悟 (三)阅读感知 思考、探究: 1、
6、通过初次阅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小说故事内容并各用不多于八个字概括各部分内容 (学生同位互讲然后推荐优秀者教师提示、补充)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时间)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当天早上——当天上午——第二年清明 (明线)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 ↓↓↓↓ (地点)刑场(连接)茶馆(交织)茶馆(交织)坟场(融合) ↑↑↑↑ (暗线)夏瑜被害——夏瑜血被吃——茶客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小结:华夏代表中国华夏两家的悲剧正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2、思考、探究:小说中的“药”有什么含义以“
7、药”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学生间小组讨论然后代表发言教师提示、补充) 答:小说以“药”为题目“药”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概括小说情节作用 2)连贯双线结构作用 3)揭示主题作用(“药”的含义):人血馒头不是药这种迷信的产物只会使人更早地丧命;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必须另找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病症的新药 练习:完成《课程探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