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27909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精品]浅谈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当前对职务犯罪被告人过多地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求从严打击职务犯罪,同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职务犯罪轻刑化现象口渐突出,成为司法机关理应妥善化解的难题。对大部分被告人适用了缓刑、免予刑事处罚,且缓刑适用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样的结果既不利于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同时也减弱了刑罚的威慑作用,挫伤了群众的反腐积极性。因此,深入分析职务犯罪轻刑化特点及其成因,寻求对策已是不容忽视的课题。木文从造成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成因与现实危害,并提示相应
2、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规范对该类犯罪的定罪量刑。关键词:职务犯罪轻刑化监督机制近年来,司法机关不断加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受理(包括积存、重报)职务犯罪案件共计49627件63901人,其中移送审查起诉33024件42951人,不起诉人数和不起诉率连续两年下降,无罪判决率降至7年来最低。然而,尽管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数量、质量不断提高,但职务犯罪案件轻刑化现彖亦日渐突出,此类案件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比率远远高于一般刑事案件。当人们欣喜于上述数字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对职务犯罪轻刑化问
3、题感到忧虑。职务犯罪量刑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若任其发展下去,无疑会削弱对打击此类犯罪的力度,影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化,有损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反腐斗争的信心,危害长期以来业已取得的反腐成果。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及时纠正职务犯罪的轻刑化倾向,是摆在司法机关而前的一个棘手而又不得不妥善化解的难题。一、职务犯罪案件轻刑化的成因由于渎职侵权犯罪是“不落腰包的腐败'',而H多为过失犯罪,当前,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对渎职侵权犯罪的严重危害性以及惩治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当多的渎职侵权犯罪被忽视、谅解,因此
4、,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渎职犯罪轻刑化的严重倾向,究其原因,有客观原因,也冇主观认识原因。(-)立法不完善,自身存在缺陷1.刑法对职务犯罪处罚规定的量刑幅度过宽,对法律的适用没有具体的限制性规定,导致法官在量刑吋自由裁量权较大。比如《刑法》第383条、386条规定了对贪污、受贿犯罪的处罚,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英量刑幅度Z宽(1至10年)在刑法规定屮实屈罕见,这给缓、免刑“创造”了条件,也给法官运用口由裁量权量刑提供了过大的活动空间。2.固定数额的量刑标准滞后于现实需要。现行刑法
5、对于贪污罪和受贿罪采取以固定数额作为定罪量刑标准的立法模式,其立法初衷是为了在全国统一标准,防止各地司法机关自行其是,但这种固定数额的量刑标准虽然容易操作,但却容易造成实际上的量刑不公,且现行刑法白修订以來至今已有12年,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指数的变化使立法时确定的数额标准已不能及吋体现业已变化的现实社会危害性程度。3.法定的缓刑条件仅有实体性条件且过于主观,对法院宣告缓刑是否适当,没冇具体的客观标准作为判断标准。(二)非法律因素的干扰造成缓刑适用率高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许多人案发前担任着重要职务,他们大多背景深厚、关系复杂,一旦案发,求情的、打
6、招呼的蜂拥而至。相对于其他刑事犯罪分子,职务犯罪案件的主体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明显处于有利的地位。在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检察机关述是审判机关,都而临许多来自各方而的干扰,而最突出的就是要求不要限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白由。从量刑幅度上讲只要判3年及以下冇期徒刑徒刑,就可以争取宣告缓刑。而适用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就可以保有人身自由。因此,犯罪主体和各种干扰力量会利用可观的人际资源和其他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来争取缓刑、保留公职,从而造成大量缓刑的适用。二、职务犯罪案件轻刑化的危害1、违背刑法基本原则。刑法对职务犯罪适用缓刑的规定是比较原则的,然而与同期一般
7、刑事案件的缓刑率相比,职务犯罪案件的缓刑率明显较高,这种量刑上的失衡,不仅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刑法基本原则,而且与罪责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产生冲突,同时冇悖刑罚公正的要求。2、削弱了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职务犯罪如此之轻的刑罚处罚,抑制了刑罚的特殊预防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对其他在职人员形成了职务犯罪容易逃避处罚,而且即便进入司法程序也会被从轻判处的错谋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刑罚应冇的一般预防功能的发挥,从而强化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给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怵I难。3、降低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可信度,挫伤公众反腐败的积极性。贪污受
8、贿等职务犯罪向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依法严惩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