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研究模型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

ID:46027850

大小:16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0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_第1页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_第2页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_第3页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_第4页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建立研究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建立好的研究模型第九組葉明英卓涵伃林宜錚此簡報可能會牽涉到聽眾的討論活動,也就是所謂的執行項目。因此在進行簡報時﹐可充份利用PowerPoint來記錄這些執行項目:於投影片放映狀態按下滑鼠右鍵選取〔會議記錄簿〕選取〔執行項目〕標籤將出現的意見都記錄於此按下〔確定〕以結束此對話方塊在簡報進行到最後時﹐PowerPoint將會自動的建立一個執行項目投影片﹐並將你所記錄的內容顯示在該投影片上前言研究模型向來是表達研究者心中所描繪現實世界的縮影,也是直接進一部探索或證實的對象。研究模型的建立向來缺乏足夠的嚴謹性與基礎

2、理論,1989-1995年間,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探討‘what’而非‘why’與‘when’的問題。資管是一個跨學域的應用學科,部分學者認為研究者應該著重於探索性的研究階段。其他學者則認為,資管研究應該奠基於其他參考學域的基礎理論,過嚴謹的方法論與驗證性研究以獲得較為堅實的知識。『研究模型的良窳將影響研究成果與其貢獻的關鍵』。建構研究模型的考慮因素包括「研究問題中相關的重要構念、援引的理論基礎、構念間的實質關係、研究構念的操作化、以及研究模型的評估與選擇等」,這些問題往往是一項研究的創意與嚴僅度的表徵,但卻常為經

3、驗不足的研究者所忽視。模式化的過程主要工作模型形成階段方法關鍵議題觀察問題範圍研究問題定義分類(何人、何時、何地)臆測研究構念研究構念定義控制變項引援理論因果關係建立關係歸納實徵結果關係的形式臆測(一)研究問題的定義(1)如何找尋研究問題?「觀察」與「臆測」是尋找研究問題較為結構化的一種方式。觀察=歸納臆測=演繹分類系統(分類學):係指將觀察的現象分成彼此互斥而窮舉的類別,其目的在於讓研究者將研究對象分成性質不同的群體。(2)如何選擇研究問題?選擇好的理論有三條件:趣味的顯而易見的真實的(3)如何形成適當的研究問

4、題?任何的問題應該以「實然」而非「應然」的方式命題。好的研究問題應該要具備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二)研究構念研究構念的選擇,主要的困難在於如何選擇適當的解釋觀點。Amundson指出,再參考其他領域的基礎理論時,應檢視下列幾項條件的適當性:(1)議題的適切性:解釋理論所探討的現象是否與研究者的問題具一致性,或有適當論據可說明引用該理論的適切性。(2)概念的一致性與意義:解釋理論所採用的概念是否與研究問題一致?是否對於解釋問題有意義?(3)顯著的解釋能力:所引援的理論是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4)假設的一致性:解釋理

5、論的假設是否與研究問題的假設一致?(5)現象的類型:只經由概念性推導所衍生出來的一組相關的理想型態。(三)建立關係在模型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即為研究構念間因果關係的確立。因果關係的確立來自於六項主要條件:(1)時序性(2)變異的相關性(3)非似是而非的相關(4)支持理論(5)型態(6)功能性從理論的觀點而言,構念間的關係形式可由契合、情境、與異曲同工的概念加以說明。如何選擇與評估研究模型(一)模型的儉約性以及實質內涵(1)技術接受模式(2)規劃行為理論有用程度容易使用程度使用態度使用意圖實際系統使用行為態度主觀規

6、範感受行為的控制意圖行為(3)分解的規劃行為理論有用程度容易使用程度相容程度態度同儕影響上級影響主觀規範自我效能資源便利情況技術便利情況感受的行為控制意圖行為(二)對立模型的觀點弔詭現象:是指由不同理論觀點所形成對於現象的對立解釋。(1)任務與科技配合理論:任務以及科技隻間的配合會對群組隻援系統的績效有正面影響。任務與科技配合理論可被視為一種決定性的影響架構,亦即單向的任務與技術配合程度對於群體隻援系統使用績效的影響。(2)適應性結構化理論:影響任務績效的並非科技本身,而是群體互動的社會化過程所形成對該科技的適用

7、,因此解釋了相同科技應用於不同組織卻產生不同結果的現象。資訊科技導致組織變革的三種類型:(1)技術驅動(2)組織驅動(3)浮現觀點結語除了單一模型的建構或選擇,事實上最終目的仍是透過知識的累積增進大眾對於社會現象的了解。知識累積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奠基於其他學者的主張並加以延伸。模型建構的過程而言,一方面必須考量研究進行的目的以及研究問題,另一方面也由於理論模型本身具有的限制以致於無法對現象做出完整性的解釋,因此必須透過累積的傳統,以整合觀點建構出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