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

ID:4602680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_第1页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_第2页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_第3页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_第4页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允许大广安中心小学于老师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今年带的是六年级,全班共38人,男生30人,女生8人,他们的智力、学习风格以及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驾驭课堂,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都乐享成功的体验。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完美得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

2、、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在这种愉快学习的状态下,敢于交流、乐于交流、愉快探究,真止使数学课堂趋近于理想。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口主、敢交流、乐交流、乐探究呢?笔者认为在教师应在课堂上做到以下四个允许:一、允许学生犯错,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口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岀错,这样孩子们才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才能真正和老师交流和同学探讨,这样就可以成为真正民主的课堂。女th在学习“找次品”一课时,在研究怎样从3个物品中只用天

3、平一次就能找到轻的次品时,我问学生:“只许使用天平一次,能不能确保从3个物品中找到一个比其他物品轻的物品?10分钟之后,学生:不能我:为什么?学生:天平只有俩盘,3不能平均分成2份。我:是吗?学生:真的。我没有表态,微笑着说:动动手,试一试。然后我选择静静的等待,就这样在争执中、一个人发现了,几个人发现了,到最后的顿悟。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有时候我们可以巧用学生的错误,找到新知识教学的切入点,比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吋,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的倍数特征之后的内容

4、,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直接抛出问题,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因此产生冲突、质疑、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总结、归纳,使得学生迅速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学生们通过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T3的倍数特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如果

5、能够充分利用错误,就能使学生经历猜测反思和观察提升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成长,体验探寻数学真谛的乐趣!二、允许学生改错,帮助学生主动改错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在我们的生活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是正常。学生正是在犯错、改错中不断深入的学习,学生也正是从改错中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正确的思维活动。记得去年我们在一周内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老师执教,效果截然不同:教师讲授完新课,让两名学生去黑板

6、板演。学生演示完毕走下讲台。情景一、学生犹豫的回到座位上,仔细端详着自己板演的题,其中一名学生恍然大悟,起身去黑板上修正一处错误。老师沉着脸,愤愤的说:赶快冋去,不许改。于是,学生羞得面红耳赤、悻悻而归。老师则一边在黑板上批示,一边分析知识错误和出错原因。而那位学生则趴在桌上深深的埋着头,不敢抬头。情景二、老师笑盈盈的说:同学们,再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做的步骤完整吗?有没有想修改的地方?如果在允许时间内口己独立修改了不算错;同桌也可以讨论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在同桌帮助下修改也不算错。学生都静静思考着,一位学生顿悟跑去修改了;另一位同学和同

7、桌商量着走上讲台,两人窃窃私语,修正错误。老师都给打了红勾。让同学们比较修改前后的异同,并说说修改理市。两种处理方法,自然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种行为,学生有修改意图,教师阻止试图纠错行为,“愤愤然”的表情,让学生可畏,扼杀了学生试图纠错的积极性,学生“趴在桌上,不敢抬头”,学生信心受挫。教师应理解: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正是学生巩固知识,完善方法的过程,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引导而不是压制。第二种行为,教师鼓励学生纠错,发动了学生帮助纠错,分析错误,解释错因,教师“笑盈盈”的态度给了学生改错的勇气。学生在改错中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课堂里

8、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学到新知识,运用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老师要允许他改错,要给他们时间修正,能改正了就是前进了一大步!三、允许学生“笨手笨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