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24049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精品]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止确的就业观【摘要】就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思考。参考近几年来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就业心理分析,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就业,就业前准备工作等问题。【关键词】2014就业;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影响因素;对策一、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新闻还言犹在耳,2014就业季已悄然而至。各高校、社会相关就业部门每年就业季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屮小型招聘会,但是很明显签约率并不高,大学
2、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当代社会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出于我们的学生本身。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o2014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今年,中国将有727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预计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
3、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而对这样的现状,可以说,今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但换个角度来看受到影响的实际上只是一些人,对相当一部分人影响并不大。确立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无论总体就业多难,有实力的毕业生依然能找到工作,或者创业。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几大因素及对策那么,影响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哪些呢?第一个因素是定位。学生究竟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在这点上,定位会直接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人能不能找到工作。在互联网日益进步的今天,当代高校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广却深度不够,见识多却反而浮躁等特点。毕业院校名气不大,学历不高,能
4、力不够强,但求职时却对薪资、对单位等等要求较高,这就很难实现,必然会导致他待业。定位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们的定位就要客观一点儿,适度地调整,要改变“重大轻小”(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大院所工作,不愿到基层工作)的思维定势,改变“重企业、轻职业”、“重单位、轻岗位”、“重待遇、轻事业”的择业观念,打破“一次择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的束缚,大胆选择职业锻炼的机会,即时就业,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非常关键。在职业规划中,不可过早的给学生定“框框”,让
5、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等评定自己适合做什么,哪个职业最适合他,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束缚。千万不要去寻找唯一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把思路拓宽一点,求职面就会很广泛了。第二个因素是就业竞争力。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这才是最主要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适应企业需要的能力。孔夫了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O在孔子看来,一个立志从政的人,不要眼睛老盯在职位上,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担心自己得不到一官半职。重要的是要严格口律,认真反省口己有无胜任职位的道徳修养水平和实际才能,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锤炼。在
6、校期间,应将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把学校里所学知识和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为将来就业积累良好的经验。“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把这种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衡量教育的根本标准。第三个因素是心态。心态主要反映在就业面试环节,有吋候心理素质弱的人,求职吋会有心理障碍,临场发挥不是很好。学生应该有一种自信,积极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对于就业也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如简历的书面表达等等。只有多从实践实战中取得经验,同吋要学会总结。这样才能具备健康的就
7、业心态。除以上三大影响因素外,企业和就业者在关注度上还存在着错位的问题。比如,从关注度的排序上,企业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第一位是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二是责任感、责任意识。结果,我们的学生把责任意识、责任感降到了第八位。这就明显的存在错位,这样学纶在面试环节和T作当中就会暴露出不适应的矛盾,企业关心的你却不加关注,那么具体工作中就会出现矛盾,做事浮躁,应付了事等问题。这样的问题还有好多。三、结语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社会都应常抓不懈,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这是当下高
8、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他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口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能否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完整的人,如何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才是检验高校教育质量的真正标准。参考文献[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