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典]血必净治疗挤压综合征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血必净治疗挤压综合征的临床体会血必净治疗挤压综合征的临床体会【摘耍】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挤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挤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内外科治疗,治疗组1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血必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4d,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7d,死亡3例,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无死亡病例,两组比较住院天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病例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P〈
2、0・01)o结论血必净对治疗挤压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血必净;治疗;挤压综合征;体会挤压综合征并发脓毒血症死亡率极高,我院自2006年5月以来,应用血必净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到送往我院急救的因山体滑坡伤者共32例,其屮男25例,女7例,年龄18〜45岁,平均32岁,受伤时间1〜4h不等,面积15%〜25%不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全部符合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下册2073页关丁挤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2方法将以上资料随
3、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其中男13例、女4例;对照组15例,男12例、女3例,两组在临床表现、实验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经过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进行早期临床治疗,外科对症治疗,如对肿胀肢体应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排除积血;内科治疗包括尽快纠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应用血管活性物质、改善微循环、缩短休克的时间、同时减少尿液、应用利尿剂、加速体内毒物的排出,高血钾、酸中毒时必须及吋处理;挤压综合阶段的治疗应严格控制液体量、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纠止水、盐代谢紊乱、防止高血钾、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强营养以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恢
4、复,并尽早进行血透,治疗组在进行以上综合治疗的同吋,再加用血必净,轻者用100ml血必净加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病情严重者2次/d,10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经过内外科综合治疗,观察其综合指标: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等。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土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记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判定标准好转: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资料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比重、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肌酹、血肌酸磷酸激酶
5、、凝血吋间、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正常;无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不仅不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急性肾衰而死亡。1.2两组疗效比较分别在治疗10d、20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组17例患者在治疗10d后临床症状较入院时大有好转,实验室各种资料也趋于正常,20d后临床症状已基木消失,实验室资料完全止常,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5例患者,其中有3例患者分别在住院2、5、7d后死亡,其余患者在住院10、20d后实验室资料特别是肾功能检查好转结果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组17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24d,对照组1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7
6、d,死亡3例;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具有显著性差杲(P〈0・05),死亡人数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3讨论挤压综合征是由于人体的四肢或者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衰,发病机制包括缺血、代谢、创伤和肾毒素等因子参与[l]o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往往在短吋间内死于急性肾衰。其病理变化为重物压迫解除后,经历缺血的部位得到再灌流,病理资料发现:发生再灌流的关键不只是循环的继续破坏,最重要的是因灌流归结为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这些氧自由基与细胞内的蛋口质、
7、类脂发牛: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脂质结构,生成毒性更强的脂质过氧化物,造成机体细胞坏死、崩解,进而引起以肌红蛋口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有效治疗挤压综合征和脓毒血症的约物并不是很多,而脓毒血症又是临床各科危重病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发展极快,病死率高达50%,而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中药制剂血必净注射液的问世,有效地解决了这一医学难题。血必净是从中药丹参、川時、红花、当归、赤芍为主要药物提取的中药复方制剂,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进纤维组织重吸收、胶原纤维的降解,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红花、当
8、归主要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降毒等作用;川茸里含有的川茸嗪能直接降低红细胞的积聚性,降低血小板积聚和胞膜表面的粘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