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12628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探究自我体验——《背影》课例研究报告湖北省嘉鱼县獰洲湾镇蓝天抗洪英雄中学张锦云易文背景分析《背影》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傅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通过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佳作,突出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着力表现父亲的爱。通过本课教学,充分利用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能力,走进文本,品味赏析文章朴实自然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作者独巨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从而体察深厚而动人的父子
2、深情,感悟人间挚真挚爱的亲情,激发对父母的爱。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収精神。在阅读要求中指出:刈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一定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元认知功能,强化自我意识,主动自觉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在自主探究的环境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体验,与文本对话,感悟亲情。教学设计一、导入人们常说母爱柔情似水,父爱厚实如山,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母爱是无私的
3、,父爱是伟大的,朱自清先生不为二斗米折腰,而面对父亲的背影时却潸然泪下,这是为什么呢?上节课我们已整体感知了课文,知道对四次背影的描写中最感人的就是“望父买橘”那一幕,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一特写镜头,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来感悟,联系全文更深刻地领会文屮父子问的人问至情。二、研读重点,走进文本,自主置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悟亲情1、设置情境配乐朗读第6段(背景音乐:钢琴曲《给母亲的信》渲染情境气氛,唤起学生的心灵感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2、自由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情景)3、学生交流各组所提问题,阅读、思考、讨论。因为课前让学生在预习本或书中提出对文中句子或某些情节提
4、出疑问,所以在分组研讨时更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各组再提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能力)(师巡视整理出示共性问题)(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圈点勾画关键词句)(2)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3)什么原因使作者潸然泪下?第6段中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先后有和不同?是怎样变化的?4、学生活动5、组织学生课堂交流生1:作者抓住了动作描写,尤其“蹒跚”一词用得准确,父亲蹒跚着走到这个站台边,爬下去,这还不难。越过铁道,爬上另一个站台,这就有点难了。我从“攀”、“缩”、
5、“倾”这些动词中体会到父亲为“我”买橘子时是如何艰难。师:的确,写作者眼中父亲的行动,这是十分传神的一笔,你读书读得很认真,抓词语也抓得十分准确。生2:写父亲身材“胖”也能衬托父亲为“我”买橘子时是如何艰难。生3:作者还描写了父亲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马褂、青布棉袍,这种外貌描写与前文写祖母去世相照应,显得醒目而凝重。生4:这里的外貌描写与作者穿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父亲的衣服普通而寒酸,使我感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生5:在这段屮从语言上也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生6:老师,我有个疑问,文中写到“他先把橘子散放在地上,白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段话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师:你提的问
6、题非常好,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生:“散放”、“抱起”都说明橘子多,“慢慢爬下”说明动作艰难……师:虽说此段是文章里最着力描写的一段,但作者细写Z处是有选择的,父亲怎么去回,这种印象动人深刻,所以细写,而怎么买的,怎么付钱则不写。师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来刻画父亲买橘子吋的背影,那么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现在大家一定清楚了。生: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是的背影是作者印象最深的,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可以强烈表现父爱,这是精彩的瞬间,形象的定格,有这一形象会想到前前后后许多事情。师:不错,着力描写背影也可引人想象正面形象,作者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凝聚了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
7、现,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彖。三、拓展想象,自主探究,感悟亲情(大屏幕投影出示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假如从正面看,你能想象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父亲当时的神态、动作、心理吗?你从屮体会到什么?生:咬牙使劲、汗流泱背、俯首甘为孺子牛、催人泪下……(在前面深入理解父爱的基础上,通过看图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能力。〉师:什么原因使作者潸然泪下?第6段中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先后有何不同?是怎样变化的?生:父亲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