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

ID:46008627

大小:86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0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_第1页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_第2页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_第3页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_第4页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与实务 项目12 结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十二结账项目目标了解会计结账的概念掌握会计结账的方法掌握不同账户的结账方法任务1理解结账的概念结账是指在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该期账簿记录的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以及划出结账标志的程序和方法。结账程序(1)首先查明本期内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过账完整、无遗漏,不得提前过账,也不得延后过账。(2)将本期所有的转账业务,编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以调整账簿记录。(3)结算总账和明细账有关账户发生额和

2、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下期,作为下期的期初余额。结账的内容结账的内容包括: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二是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任务2结账方法一、月结(一)日记账月结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日结出余额,日结可自然进行,既可逐笔结余额,也可每隔五笔结一次余额,每日的最后一笔应自然结出当日余额,不必另起一行。(二)明细账月结(三)总账月结业务较多的总账账户,平时也可每隔五天结一次余额,月末结出月末余额,一般月末可不结计“本月合计”,结出月末余

3、额后,只需在本月最后一笔记录下面画一条通栏单红线,表示“本月记录到此结束”。但如果需要结计“本月合计”及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其结账方法与上述明细账所述结账方法相同。二、季度结账季度结账是在每季度终了时进行的结账。通常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月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合计”或“本季度发生额及余额”,同时结出借、贷方发生总额及季末余额,并在这一行下面划一条通栏单红线,表示季结的结束。三、年度结账(一)各账户封账年终结账时,各账户按上述方法进行月结的同时,为了反映全年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4、增减变动的全貌,便于核对账目,要将所有总账账户结计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该行下面划通栏双红线,表示“年末封账”。(二)结转新账结转下年时,凡是有余额的账户,都应在年末“本年累计”行下面划通栏双红线,在下面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不需编制记账凭证,但必须把年末余额转入下年新账,并在新账账页第一行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在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三)年度结账后,总账和日记账应当更换新账,明细账一般也应更换。但有些明细账,如固定资产明细账等可以连续使用

5、,不必每年更换。(四)凡涉及债权债务及待处理事项的账户,填写“上年结转”时,还应在摘要栏填写组成金额的发生日期及主要经济业务内容说明,一行摘要栏写不完的,可以在次行摘要栏继续填写,最后一行的余额栏填写上年度余额。(五)结账如何划线。结账划线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本月合计数及月末余额,表示本会计期的会计记录已经截止或结束,并将本期与下期的记录明显分开。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月结划单红线,年结划双红线。划线时,应划通栏红线。任务3不同账户结账方法一、损益类账簿的结账损益类账簿应于期末结计本期发生额

6、和全年累计发生额、并用通栏红线区分,年结后需要划通栏双红线。二、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结账为了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需按日结计本日发生额,按月结计本月发生额,但不需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应按日结出余额,日结可自然进行,既可逐笔结余额,也可每隔五笔结一次余额,每日的最后一笔应自然结出当日余额,不必另起一行。每月终了在日结的基础上,结计出本月借贷方发生额合计及余额,填在下一行的借贷方金额栏,在摘要栏内用红字居中书写“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划通栏单红线;年末结账时,在最后一个月

7、的“本月合计”行下面划通栏双红线。三、多栏式明细账结账成本费用类科目的明细账,可以只按借方发生额设置专栏,贷方发生额由于每月发生的笔数很少,可以在借方直接用红字冲记,结账时本期发生额应为蓝字金额本期合计数。这类明细账也可以在借方设专栏的情况下,贷方设一总的金额栏,再设一余额栏。四、总分类账户的结账总分类账户月结时,只需在账户的最后一条记录下划通栏单红线即可;年结时,先在该年最后一条记录下划通栏单红线,然后结计出借贷方本年发生额合计数,记入下行借贷方金额栏,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下面

8、划通栏双红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