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

ID:46001010

大小: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_第1页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_第2页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_第3页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_第4页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微博实名制实施正当性【摘要】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发布、“粉丝"买卖、言论侵权、以及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不良影响,微博实名制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实施。本文认为微博实名制实施后,一方面可以利用隐私制衡微博这一公共领域中个人的不理性行为,并限制消费、买卖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言论自由方面提醒诸人警惕“网络暴民”。【关键词】微博;实名制;言论自由微博网站在中国创办至今,发展不过4年,微博账户就已增长到3.2亿,约占中国网民的65%O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

2、,成为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的第二大舆情源头,宣告了“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但是,随着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发布、“粉丝”买卖、言论侵权、以及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去年12月16日,为了规范微博的发展管理,维护网络传播秩序,保障信息安全,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和微博客用户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此规定一出,立刻得到了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微博网站的响应,

3、并从今年3月16日起开始采取“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全部实行实名制。微博实名制的实行,掀起了网上如潮般的论战,微博实名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成为论战的中心,通过分析发现,持微博实名制弊大于利的观点的人对于弊的阐述主要是着眼于以下两点:微博实名会侵犯用户的隐私、微博实名不利于言论自由的实现。本文认为,微博实名制的实施是规范网络环境的必然要求,该举措不仅不会对用户的隐私和言论自由造成威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理性地认识个人隐私与言论自由,从而规范自身的言行,共同维护微博这一平台,并助力于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一

4、、公共领域呼唤隐私制衡微博实名制实施后,很重要的一个论争就是是否会对公民隐私权造成侵犯,笔者认为,这个论争背后其实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微博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关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探讨,本文主要参照汉娜・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理论来分析微博。汉娜・阿伦特在其《人的条件》一书中,她区分了人类实践的三种形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种领域。即“劳动”、“生产”、'‘行动”。其中,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是“行动”,在公共领域中的行动意味着:排除了任何仅仅是维持生活或服务于谋生目的,不再受到肉体性生命过程那种

5、封闭性的束缚。如果说汉娜・阿伦特较多地从人类本性的角度出发探究这一概念的话,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则更加注重政治制度层面,他意指一种不受官方干预,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与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公共场所。根据上述论述笔者个人认为,微博是属于''公共领域”的,那么“公共领域"内的隐私又意味着什么呢?根据汉娜•阿伦特的理论,她指出,“按字面意思理解,隐私意味着一种被剥夺的状态,甚至是被剥夺了人类能力中最高级、最具人性的部分。一个人如果仅仅过着个人生活(像奴隶一样,不被允许进入公共领域,或者像野蛮人那样不愿建

6、立这样一个领域),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①她认为隐私是属于“遮蔽的空间”,即私人领域的,相对应的,她把公共领域称之为“显现的空间”,从这两者的概念对比中,笔者认为,隐私与公共领域虽然看似对立,却是对应存在的。外界的压力越大,人们对于隐私的认识就越加清晰,隐私在与显现的空间进行博弈的过程中,获得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不会有人因为隐私的缘故而拒绝进入公共领域。通过上述分析,个人认为隐私是个相对的概念,是基于公共领域而存在的,它存在的价值在于保护个人生活免受社会干扰和侵犯,同时也压制个人行为中与社会价值不符的部分。在微

7、博实名制实施以前,在微博这一公共领域中,个人虽然在其中行动,但是与之对应的个人身份却是不明的,能够对个人的行动起到限制以及保护作用的隐私是缺席的,这就会导致微博环境的失调。微博实名制实施后,用户的真实身份会在后台中显示。这对于已经加V认证的用户来说基本没有影响,普通用户只需实名注册就可完成升级,在发言及评论时,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会更倾向于避免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但是,微博实名制的实施并不只是通过隐私制衡个人在公共领域中发表不负责任言论,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遏制一些不法之徒消费隐私、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在微博中,

8、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对某个特定的言论大量转载引发关注度,或者进行言语攻击,从而影响舆论的正常发展;而水军的行为与上述行为类似,只不过更具有组织性。这种行为不仅是对隐私的侵犯,它甚至会导致公共领域的消亡。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提到,“行动”占据了人类实践行为的制高点,属于私人领域的“劳动”,为人们进入属于公共领域的“行动”提供了生活必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