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

ID:46000868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_第1页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_第2页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_第3页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_第4页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意识江苏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曹丽萍[摘要]精致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有目标优化、方法优化和过程优化的意识。目标优化是成就好课的核心素,决定课堂让学生学什么;方法优化是成就好课的关键操作,确定课堂上学生怎么学;过程优化是成就好课的现场工夫,是课堂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关键词]优化意识目标方法过程[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4-007精致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优质、高效的目

2、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有以卜三大优化意识。—、目标优化:成就好课的核心要素这里的目标指的是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定向性,决定这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学什么,要把学生带往哪里,所以教师要慎重考虑。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基于课标的年段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它突显以下几个特性。(-)鲜明的文体性精致语文教学特别强调:—节课的目标要〃明即鲜明地体现语文的课程性质,尤其是文本的文体性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比如,说理文要教什么?一是教学生准确地把握说理文的〃

3、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是教学生怎样说理,弄清说的是什么理,如何来说理的,习得说理的智慧。那说明文教什么?一是教学生弄清作者说了事物的哪几个方面,二是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如,《麋鹿》第二课时,我将教学目标设走为:(1)了解并讲述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3)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第一个目标指向知识与能力”第二个目标指向文本的写作方法,第三个目标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目标指向明确,突显了文体特征

4、。(二)清晰的序列性精致语文教学认为:一节课的目标,要在整个小学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突出不同年段的侧重点,体现一个延伸发展的序列性。比如,说理性课文,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目标。四年级的《说勤奋》是苏教版第一篇说理性课文,其目标定位为明白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了解事例的典型性;到五年级出现《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其目标定位为在了解事例的典型性、全面性的基础上,学习列举事例的语言要精要;到六年级《学与问》,其目标定位为学习事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年段目标定位应该有序列性,这样教学就更有

5、效度、深度,学生的语文学习将建构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三)精简的适量性精致语文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精〃。其实,40分钟内所能够达成的目标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贪多求全,一般在两到三项目标为宜。目标设定太多,导致这里要讲,那里要讲,蜻蜓点水,看似什么都学了,其实只是走过场,什么都学不到位。教师要精选重点目标,渗透到位。如,一个教师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设走了这样的目标:1•用对比法让学生感受沙漠与绿洲的不同,说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情感。2・理解〃纵横交错〃,品味〃洗

6、脸〃、三个〃更〃等词语的意蕴。3.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学习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5.读写迁移,训练写话。6•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样的目标过多,最后教学时导致时间不够,重要的目标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达成的后果,课堂显得低效。二、方法优化:成就好课的关键操作目标的设定,明确了〃去哪里〃,那么〃怎么去〃呢?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精致语文教学中

7、”要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教学主线的提挈教学一篇课文,教师要深入研读,把握文本的主旨,抓住文本的中心句,并以此为教学主线,提纲挈领,使课堂有〃一线串珠〃之感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很明显地体现了文本的结构特点。教学时,抓住这句话,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安塞腰鼓的〃好〃,就显得层次分明又主线清晰。(二)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过程要有一条路径,即教路。一般的教路有两种——变序和顺序。有的教师喜欢用直线型的顺序法,顺着文本的内容一步步往

8、下教;有的教师喜欢用变序法,对文本内容加以重新的整合、组块,打乱原有的顺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得当、适用就行。比如,《颐和园》一文,是一篇游记,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一个教师在课一开始就把这一特点揭示出来,然后带领学生一一深入赏读;而另一个教师则在课的结尾作总结揭示,告诉学生像作者这样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描写手法叫〃移步换景〃。两种方法都可以,只要有效就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