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

ID:46000222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_第1页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_第2页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_第3页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口疮临床经验苏凤哲李福海【摘耍】脾胃居中为五脏六腑Z枢,脾胃与口、经脉相连,功能相属,口疮的发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也与心、肺、肝有关。路志正教授治疗口疮以调理脾胃为主,多用健脾化浊祛湿,逋腑导滞,清利湿热,温中散寒法;或与他脏同调,常用调理心脾,肃肺和胃,清肝健脾和胃法。形成以调理脾胃为中心,相关脏器兼治的特点,值得效法。【关键词】路志正;脾胃立论;口疮;临床经验口疮是指口舌疮疡或溃烂的-•种病证,其病多曲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刺激等因索引起。路老认为脾胃位居屮焦,为人体气机升降Z枢纽,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

2、胃,脾开窍于口,脾脉挟舌本,散舌下,口疮一证,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乂与心、肺、肝有关。故治疗口疮以调理脾胃为主,或兼调他脏。常用健脾化浊祛湿法,通腑导滞法,淸脾胃湿热法,温屮散寒法,调理心脾法,肃肺和胃法,清肝健脾和胃诸法,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兹将路老从脾胃论治口疮的临床经验作归纳总结。一、调理脾胃法脾胃与口、经脉相连,功能相屈。脾脉挟舌本,散舌下,口为脾之门户,脾气通于口,故口疮之疾,多由脾冒病变而发,治疗上调理脾冒至为重要。路老运用调脾胃方法,主要有以卜-以个方面。1.健脾化浊祛湿: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运则湿浊内生。现在随着

3、气候和饮食的改变,湿证日见增多,非独夏令及梅雨季节,一年四季皆可见之,无论内湿外湿,侵犯脾胃,致运化失常,淸气不升,浊气不降,反复侵淫熏熬口舌,导致口疮的发生。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故可见纳呆、胸闷、头昏沉等症状,病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此证治疗当以健脾化浊祛湿法,方选缶朴夏苓汤加减。例1:安某某,男,46岁,2008年4月913初诊。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多年。症见口腔多发溃疡,疼痛,纳呆,胸闷,睡眠不佳,入睡端易酶,次13头昏沉,每天需服安能药物入睡,饮食二便正常,冇时口黏,口干,舌体胖,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从患者口疮反

4、复发作,伴纳呆,胸闷,口黏等症状分析,证属湿浊不化,困于屮焦,上熏口舌而致。治宜芳香化浊,健脾祛湿。药用:牴梗10g(后下),苏梗10g(后下),佩兰10g(后下),炒杏仁9g,炒慧仁30g,厚朴花12g,姜夏9g,茵陈12g,茯苓30g,黄连6g,生谷芽20g,生麦芽20g,革薜15g,车前草15g,益狎仁6g,六一散20g(包)。药后口腔溃疡明显减轻,睡眠亦改善,纳食渐佳,遂以原方去益智仁加枇杷叶12g,续进14剂,药后口疮即消,随访半年未复发。本例证属湿浊中阻而发口疮,湿邪在里,常弥漫三焦,需上、中、下同治,宣畅肺气,健运

5、脾胃,分利湿浊并举。方中杏仁、枇杷叶宣肺降气;蕾梗、苏梗、佩兰芳香化湿;厚朴、半夏健脾燥湿;茯苓、慧仁、车前草、六一散、革薜、益智仁淡渗利湿;茵陈清热利湿;黄连淸热燥湿:生谷芽、麦芽健脾消食,调脾胃升降。如此上下内外,宣、化、燥、渗、利、清结合,使湿浊化,湿热去,脾胃功能恢复,则口疮自愈。2.通腑导滞:脾胃互为表里,主腐熟运化水谷。脾喜燥,胃喜润,燥润相济,升降配合,共同完成精微物质的转运传输。如饮食不节,过食辛热肥甘,热蕴中焦,食滞不化,则脾胃积热,热邪循经上炎,熏灼口腔而发口疮。热盛伤津,肠道积滞,腑气不通而致便秘。治疗此类

6、口疮,应上病治下,淸泻脾胃,通腑导滞,常用枳实导滞丸合淸胃散、三黄泻心汤加减。例2:相某某,女,23岁,2006年12月9日初诊。主诉:口腔溃疡10年。10年来经常发作口腔溃疡,约每月发1次。伴大便干燥,2〜3d1行。刻下:左、右侧下唇内黏膜,右侧牙龈处各有一黄豆大小溃疡,溃疡面色门,局部肿而发热,初时晨起疼痛,现疼痛症状消失,纳食町,睡眠女,晨起口气较重,大便干燥,2d1次,量少难解,小腹胀满,舌体胖大,边冇齿痕,质淡,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脾胃热盛伤津,腑气不通,内热熏灼口舌而致。治以淸热泻火,通腑导滞。处方:董梗10g(后下

7、),苏梗10g(后下),防风12g,生石膏30g(先煎),焦梔子8g,丹皮12g,茵陈12g,厚朴12g,生大黄3g(后下),炒苍术12g,茯苓20g,败酱草15g,生慧该:仁15g,炒慧改仁15g,炒枳实15g,砂仁6g(后下),当归12g,甘草6g。服药14剂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小腹胀减轻,口气减轻,大便不成形,舌体稍胖大,舌淡红,尖稍红,苔薄白,脉沉弦小滑。继以上方进退,巩固疗效。本证为腑气不通,腑热上熏而致口疮,故治以泻胃散、茵陈蒿汤、小承气汤淸胃热,通便泻热,酌加和胃降气,健脾理气化湿之品,使胃热淸,刖!气和,腑气通

8、,引火下行,则口疮之证口宁。1.淸利湿热:过食肥廿厚味,辛辣酒醴,日久酿湿积热,阻于屮焦,脾胃湿热蕴结,熏蒸口舌,而出现口疮。湿热证口疮,可反复发作,伴口疮疼痛进水加重,纳呆,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利脾胃湿热,方选半夏泻心汤,甘露消痔丹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