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

ID:45999807

大小:7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_第1页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_第2页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_第3页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_第4页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生产消费及循环经济摘要: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耗费,因此生产行为本身也是消费行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前提和目的。我国当前面临着由于“生产消费”不当而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因此必须确立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政策措施,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消费;生产消费;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48-2008(

2、01)-0112-04消费经济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重大内容,涉及我们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问题。所谓生产消费,按照过去一般的理解,是指生产过程的耗费,包括人们劳动力的耗费,原材料的耗费,能源动力的耗费,生产工具的耗费,以及各种为生产服务的劳务消费。这种定义,对一般物质生产来说当然是确切的,但是在现实的生产消费中,这样的定义已远远不够了,需要加以扩充和发展。首先,就性产”来说,除了“物质啲生产以外,还有唠务”的生产,“精神”的生产,“文化”的生产,以及“劳动力”的生产等;这些性产啲区别,决定了它们在%费”过程中的区别。

3、这些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巨著中,虽然主要是论述“物质”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但也涉及“劳务”、"精神”、“文化”以及“'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对这些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近30年来曾有所涉及,但还不深不透,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消费是经济学中永恒的核心话题,历来为经济学界和经济理论家所关注,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虽然认为消费是经济生活的基本领域之一,但不认为消费会对生产构成障碍,以至在整个西方工业化过程中,不断表现出“为生产而生产”的住产中心”倾向。而在关于生产的嵋费”方面,过去很少有人论及,一

4、说“消费”,只是谈人们生活中的“消费”,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和“吃喝拉撒睡'等问题,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却忽视了性产冲的“消费”问题,特别是性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之间的联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以下基本原理。(一广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称做生产的消费”。(二广消费直接也是生产”「生产同消费合而为一和消费同生产合而为一的这种直接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的

5、直接对立”。“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三广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四广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仁’'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岀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五广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仁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

6、费。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互相依存;3、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二、我国性产消费”存在的问题(一)理论上的误区:一是把“生产消费”与生产完全混为一谈,实际上否定了“生产消费”这一过程,因而很少有人研究这一问题;二是把“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完全分割开来,忽视它们之间密切联系和“'生活消费”的最终目的性;三是在“生产消费冲,只强调“客体的”消费,而忽视哇体的”消费,特别是忽视主体的“智力”和“精神”的消费;四是在“生产消费冲只强调其过程的单一性和规范性,而不考虑“生活

7、消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二)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生产消费”不当而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中国在这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生产技术,造就了一个物质堆积的现代社会,发展了自身生存的空间,提升了享受的消费水平。在一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形成了极其奢侈的生产消费,而在部分西部不发达地区则进行着维持“生存型”或''温饱型”的掠夺性生产消费。贫困和奢侈的生产性消费从两个不同的极端损毁着人类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如酸雨.地面沉降、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源枯竭、土地沙化、水体和大气污染、物种濒危与灭

8、绝等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除上述的理论上、认识上的误区外,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旧的经济发展观来指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中的增长和发展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目的,陷入“为生产而生产”的误区。当然,这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