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ID:45998523

大小:7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_第1页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_第2页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_第3页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_第4页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摘要】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其变化规律。【关键词】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变化规律【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113-02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同时又有明确语法标志的句式。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被动句作为一种语法范畴,随着语言的变化,它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木文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一、被动句的发展(一)被动句的起源。被动句的起源是汉语

2、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王力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冇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随着西周金文被动句的逐步被确认,王力的这种传统观点被改变了。1980年,杨五铭止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并得到王力的支持。潘允中也明确指岀,关于被动句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然而,对于被动句的起源,唐饪明和周锡复两位先生又提出新的看法: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

3、例如:(1)不若于示?(《殷虚文字乙编》3400)(2)异其左于矢?(《甲骨文合集》30347)这两个句子均为由“于”字引介施动者的被动句,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于字式。(-)先秦被动句。被动形式到西周时期为数还是很少的,且此时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于+施事者”,即由介词“于”加上施事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形成;二是“见+动”,即“见”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以后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春秋以后被动句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于”字式、“见”字式、“见*于*”式、“为”字式、“为*所*”式、“被”字式等,形成了汉语被

4、动式发展演变的特殊历程。如《春秋左氏传》出现了四种被动句式,“于”字式使用最多,“为”字式其次,其中新出现了“为*所*”式。《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中也仍是“于”字式居多,“见”字式比较常见。(三)两汉被动句。到了汉代,被动句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又出现了三种被动句式:一是“为……所……”式;二是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三是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这三种被动句式在《史记》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也就是在《史记》中被动句有了重要的发展变化。“为……所……”式在《左传》中仅有一例,

5、但在《史记》中所在多有,并口形式多样:“为”+名+“所”+动,“为”后面的名词是引进的施动者,“所”是助词,在这种句式中意义较虚,起加强被动语气的作用,主要是从结构起联接和标志作用;“为”+名+“所”+动+补;“为”+“之”+“所”+动,表示施动者的名词由代词充当;“为”+“所”+动;“所”+动。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动;被+动+于+名;被+动+宾。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的被动句首次在《史记》中出现,但出现的频率不高。例如:(3)泯王Z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敷家庸。(《史记・

6、田敬仲完世家》)(4)今龟使抵网,而遭渔者得之。(《史记•龟策列传》)(四)魏晋南北朝被动句。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被动句主要是“为……”及“为……所……”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也出现了带宾语的“被”字式。“为……”式被动句分为三种情况:“为NV”式「为V”式;“为N见V”式。“为……所……”式被动句分为七种情况「'为N所V”式;“为所V”式;“为N+(修饰语)+所V”式;“为N所V+(宾语)”式;“为N所V+(补语)”式;“为N所见V”式;“为N之所V”式。带宾语的“被”字句在魏

7、晋时期已经出现。例如:(5)时(刘)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6)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三国志•魏书•张至存传》)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到了唐代被动式乂有了新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仍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他说的正是被字句带宾语,从例(5)、例(6)來看,说这种句式产生于唐代是有误的。(五)隋唐五代被动句。隋唐五代是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被动句式在隋唐五代时期已有了很大发展,表现了中近古被

8、动句式的特点。通过对《世说新语》、《敦煌变文》进行考察,隋唐五代被动句式的基本特点也非常清晰,被动句式有“于”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被”字句、“吃”字句和综合式等多种形式。“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这四种句式已用例甚少,是上古的残留,这段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句和新出现的“吃”字句。“被”宁句结构形式多样化。“被”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句式使用频率一样,带宾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