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97044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及血浆比黏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o结论脑心通胶
2、囊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较单纯常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脑心通胶囊;脑卒中;后遗症;中成药[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6(c)-0089-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量,同时体力活动的减少,使得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1]。步长脑心通胶囊是本院近几年来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最常用的中药制剂,长期口服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本文笔者运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患者100例,并与单纯常规治疗的10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
3、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凝视麻痹、面瘫、言语障碍、肢体瘫痪、步行障碍等。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43〜81岁,平均(56.31±4,96)岁;病情程度(参照全国统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分型,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轻型39例,中型35例,重型26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2〜80岁,平均(53.41±5.36)岁;病情程度:轻型36例,中型37例,重型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
4、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辛伐他汀20mg,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口服,3粒/次,3次/d;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1.3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即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的变化。1.4疗效评定标准脑卒中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5年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
5、)评分[2]。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病残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或增加,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二痊愈+显效+有效。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以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显
6、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lo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1.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及血浆比黏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3讨论中成药脑心通胶囊由黄竄、丹参、当归、川苇、乳香、没药、全蝎、地龙、水蛭等成分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3]。有研究发现,黄茂、丹参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保护血管弹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降低血液
7、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保持血液运行通畅的作用、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减轻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的缺血性损害,并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4-6];水蛭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本组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其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有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黎杏群.神经科病名家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2.[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