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89678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行业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业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探究【摘要】创业教育已成为各高校解决就业压力的新举措。行业性高职院校应突破创业教育师资薄弱、资金短缺、发展缓慢的瓶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优势,在学生创业方面注重企业力量的参与,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维度,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金融危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当前,高职院主要实施以课堂为教育平台,对学生讲授就业创业知识;以实习实训为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技能获得为主要特点的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与高校教育互动为特色的综合式创业人才培养模式[llo可见,传统的培养途径已经形成一套比
2、较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但总体而言,创业教育仍以高校为主导,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创业量质双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双缺失等问题与不足还普遍存在。而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创业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则表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机制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行业性高职院应该充分利用“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优势,在学生创业方面注重企业力量的参与,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维度,切实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行业性高职院创业教育现状和瓶颈1、创业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创业教育发展缓慢一方面,创业教育缺乏内化于心的土壤。''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影响着学生及家长对职业
3、岗位的看法。“精英情结”的择业心理造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障碍,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大为受限;另一方面,创业和创业教育缺乏固化于制的环境。行业性类高职院“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理念,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路子以及订单式培养模式,致使就业工作出现"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就业工作因缺乏压力而使创业教育缺乏生长和成长的外在环境。外在环境和内生土壤的不成熟,是导致我国行业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所在。2、师资力量薄弱制约着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行业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主讲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其他教学岗位上转岗过来的教师;另一类是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这两类教
4、师都属于“学院派”师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在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因缺乏实践经验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根本无法深入创业的精髓和实质。虽然,偶尔聘请了一批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有待改善。创业专业师资的欠缺和能力结构的局限无疑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创业实践的成效。3、资金短缺削弱了创业实践的实际成效行业性高职院转制后,由于政府对高职院经费投入总体不高。在有限经费中优先安排了基础建设、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师资引进等紧急重大事项,创业教育投入经费很少。聘请企业人士来做讲座、定期上课或者扶持创业实践等
5、活动,都因资金缺乏而搁置或者只象征性地进行。所以行业性高职院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呈现萧条冷清的状况。4、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欠缺造成创业成功率低一方面,行业性高职院和学生只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技能培养上,大多数学生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财务、稅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和经验,缺乏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例如铁路行业的半军事化和守规有序的行业文化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两个方面素质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学生的创业。创业成功者少。二、行业性高职院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优势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在培养学生创业品质,优化学生创业思维,养成吃苦耐劳习惯等方面,具有
6、显著的优势。1、共同办学有助于实现校企双赢对行业性高职院而言,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与行业接轨,对于充实和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和深化创业实践基地、推动和转化技术成果、拓宽办学途径、丰富办学特色、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学校办学声誉将产生积极作用;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成为企业的宣传窗口,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理解企业文化,在内心产生对企业的深度认同,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充实高层次员工队伍[2]。同时,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能够充分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成长的实际,从而挑选、吸纳优秀创业人才为企业服务;企业本身得到了实惠
7、。2、合作育人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能动性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成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往往都经过了竞争的洗礼,并形成了自身的生存竞争理念。在这种理念主导下,企业必然会对学生灌输竞争生存的思想,会对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学生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竞争、培养自身与社会相匹配的创业实践能力。3、合作发展有助于营造创业型社会风气企业全程参与创业人才培养,可以使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学生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发展又能使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从而推动创业型社会风气的形成,最终使得创业教育
8、和社会风气之间形成一个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