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

ID:45984956

大小: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9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_第1页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_第2页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_第3页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_第4页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学生:从经验到理性研究学牛并不是新概念,因为任何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对学生的了解。如果我们把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比作圆规的两足,那么钻研教材己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各阶段共同的追求,并有专业的教育团队(教研员)深度介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当圆规的一端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研究仍未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笔者曾对浙江省省级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进行了研究主题的归类分析,发现教师的研究主题67%关注教学过程,24%关注教材,6%关注学生,3%关注其他。这表明了学科教师的职业关注点是在教

2、学的实践过程,而对教学过程的支持要素: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缺失研究的兴趣。相对于钻研教材而言,研究学生成为多数一线教师的研究盲区。一方面,教师缺乏研究学牛的意识与传统;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牛的研究往往诉诸于经验,缺乏必耍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支撑。教师要成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就需耍深度思考研究学生的价值、研究学生的具体指向以及研究学生的技术路线。一、研究学生的价值思考对事物的价值思考不仅能激发人们对该事物的关注兴趣,更能厘清人们的某些理念,进而转变为信念,最终成为实践力。教育活动的终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所有的教

3、育要素中,除教师以外,具有主动性、差异性和变化性特征的就是学生这一发展主体。因此,教师在把握各种教育要素时,对学生这一主体要素的把握既必要又困难,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极人的挑战。(一)研究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i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意味着教育活动要产生成效,教师就需要还原与稚化,才能成为影响学生的人。还原与稚化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要了解学生的各种天性,包括他们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学习风格以及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把握他们的差异性

4、之所在。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冇“因材施教”的理念与实践。用现在的观点解读,“材”就是学生的各种天性。杜威曾强调:“只耍千篇一律地対待儿童,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直面差异是教育智慧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二)研究学生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冇其独特的专业素养要求。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主要从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和六十条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了学理式的因素分析,第五个领域就是关于小学生的知识,共提出了六条研究学生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成为教师核心索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三)研究学生是教师成长

5、的有效路径教师“在研究屮找寻教育理想与现实教学的平衡点”,教师也是在“研究中找寻有效教学与自我成长的结合点”。教师只有成为探究型的反思者才能从成熟走向优秀。其研究关注点的不同标志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成熟度,当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时,教师就找到了自身专业发展的生长点。教师成长依赖于自身经验的积累,但是经验往往都是个人的、孤立的,未经反思和分析的,有时甚至是与学术背道而驰的。这一庞大的经验体系的价值不容低估,但是经验往往诉诸于偶然,只有上升为理性的认知才能使教师自身获得成长,并有效地推动教学过程。对学生缺

6、失研究的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与肤浅,也是教学低效乃至无效的重要原因Z-O因此,研究学生应成为有效数学教学关注的焦点。那么,教师研究学生的具体指向是什么呢?二、研究学生的“三点”研究学生古已有之,孔子就曾对不同秉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并感慨地说,人不可以与他人的短处交往,否则无法建立长久的友谊关系,颇具哲理与交往之道。就数学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研究学生的“三点”,也即学习的起点、学习的难点与学习的差异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认知论》一书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

7、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索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已经知道的就是学习活动开始时,学生匕有的各种“前见”,也就是学习的起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较少顾及学生已冇的“前见”,更没有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前见”的足够时空,而是致力丁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正确概念”。因此,尽管教师卖力地传授了自己的“正确概念”,但山于学生并未意识到新概念与口C已有的“前见”有什么关联,自己已有的“前见”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因此,这样的学习活动“并没有真正触动那些以生活中的鲜活体验为基础的、经常是根深蒂固的前

8、概念[1]科学概念也就难以真正建立起来。由此可见,了解学生的“前见”是教师达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数学学习屮这种“前见”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思想方法等。经验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一种“前见”,它主要通过隐性学习获得。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经验是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与运算原理的形象支撑,而另一些经验也可能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反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