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观察作者:谢振年,李东冰,苗春红,李权,王芳丽,蔡亭,周海祥,张丽【关键词】溃疡性直肠炎;埋线;穴位溃疡性直肠炎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个亚类,主要是指炎症局限于直肠部分(概略测量距离为距齿状线10cm以内)的非特界性慢性炎症。左下腹痛、轻度腹泻或便秘、排少量血便是其典型表现。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治疗笏物,且停笏后易复发。因此,如何发挥中医优势缓解乃至根治是冃前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2006年8月一2008年5月,笔者对54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rohn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①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3项中之任何一项和(或)黏膜活检支持,可诊断本病;②根据临床表现和锁剂灌肠检查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诊断本病[1]。1.2纳入标准符合慢性UC诊断标准;病变在直肠者;以轻、中度溃疡性直肠炎为主;临床类型属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或持续型;病情分期处于活动期,•且无并发症发牛,不需紧急或抢救治疗者。1.3一般资料木组54例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3、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门诊32例、住院22例)。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0-40岁11例,>40〜60岁18例,>60〜75岁5例;病程V5年18例,5〜10年10例,>10~15年3例,>15年3例;病情轻度3例,中度31例;初发型5例,慢性复发型23例,慢性持续型6例。对照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20〜40岁1例,>40〜60岁11例,>60-75岁8例;病程V5年9例,5〜10年8例,>10〜15年2例,>15年1例;病情轻度2例,中度18例;初发型3例,慢性复发型1
4、0例,慢性持续型7例。2组中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女性患者对埋线手术的心理恐惧,惧怕疼痛而更愿意先服约治疗。2组病例年龄、病程、临床类型、病情分级比较,差界无统计学意义(P>0.05)o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1.4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选穴:大肠俞(双)、天枢(双)、足三里(双)、下皖透建里透中皖、关元透气海。操作方法:常规碘伏消毒后,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12号硬膜外穿刺针将4cm长3号羊肠线1根埋入足三里深约6cm处,再使用大号皮肽缝合针将3号羊肠线双股约4cm
5、长埋入上述其余穴位肌层中,每一穴位重复埋线4次,线体不可外露,局部敷料包扎。対照组:口服硫氮磺毗呢肠溶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450,规格:0.25g/片),初剂量为每日4已分4次口服;用药4周缓解后,减量服用4周,然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g,分次4次口服。1.5观察指标与方法①观察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扌舌腹泻、下坠感、腹痛、脓血便等指标;②肠镜检查:指标包括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采用积分法[2],分别于治疗1、3、6个月时统计积分变化并比较。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有关病例数的说明:观察
6、组在3个月后的临床病例数为去除1个月观察时无效后的病例数即为30例,依次类推,观察组6个月后病例数25例,对照组3个月后为19例、6个月后为12例。1.6疗效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3]拟订。①完全缓解: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舌、脉基本恢复正常;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2级以上(+++-+),舌脉基本复常;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或++--);便常规检查正常。③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一
7、级以上(+++-++或++-+);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一级以上;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数V5个/HP。④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2结果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不同观察时点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1个月后2组疗效经卡方检验,x2=10.033,P=0.018<0.05,对照组有效率优于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2组疗效经卡方检验,x2=9.324,P=0.025<0.05,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2组疗效经卡方检验,x2=5・893,P=0.117>0.05,显示对溃疡
8、性直肠炎的控制无统计学意义。2.2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见表2)表2治疗前后2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略)注:与木组治疗前比较,▲PV0.05,▲▲PV0.01;与对照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