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57525
大小:8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课堂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课堂模式%1."问题”的提出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岀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便形成了〃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近几年来很多教师
2、对〃问题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做法,但几乎集中在教师提岀问题方面。在新课程目标指导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尝试用“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二、“问题”的概念问题性教学的关键是必须界定什么是〃问题〃。问题有两类:一是指一些问答式的问题,它具有陈述性和简单性,如〃求值域有哪几种方法?”、〃圆的定义是什么?"等等;二是指一些求解式的问题,它具有程序性和复杂性,必须通过周密的思考,借助某些特定的有效程序,经过
3、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的。如〃本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前者是学生学习或回忆陈述性知识,而后者能使学生在知道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学习程序性知识或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回答得也很热闹,一堂课下来,课堂内没有学生静静思考问题的时间。据调查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很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从问题类型来看,事实性问题太多,理解性问题极少,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实,这样的教学不是问题性教学。究其原因,我们很多教师没有搞清什么是〃问题"?教学的
4、组织中,只有增加第二类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思维力度,所以,我们所说的问题性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指第二类。对问题而言,也有好的和一般之分,应尽量采用或选择一些〃好问题〃。一个〃好问题〃应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有与它有关的简单的、学生能够理解^解决的问题;(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有多种解决途径;(三)学生能据此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四)学生有直接的兴趣或有一个有趣的答案;(五)能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或通过探索可达至啲知识和方法进行推广。三、问题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问题性教学的
5、教学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合作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外,还要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学生,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一)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
6、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舐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挖苦,毫无疑问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扼杀了学
7、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岀〃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份,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份用积极的态度指正。总之,问题性教学中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地面对问题,平等地设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组织形式。(二)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景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利用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例子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等
8、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中,我首先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愿意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0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回扣我1分钱,第二天回扣我2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给我的全数是前一天的2倍,有谁愿意?〃,这个例子具有趣味性,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建筑工地上,泥水匠正在砌墙(构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o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的垂直,用一根吊着铅锤的绳来看看细绳与培面是否吻合。如此”能保证墙面与地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