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45157
大小:1.6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19
《北魏孝文帝改革展示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方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高二历史组你对这个时代还知道些什么?花木兰孔雀东南飞梁祝驸马门神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九品中正制淝水之战北府兵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少林寺《齐民要术》《说文解字》《文心雕龙》课标要求: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线索东汉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朝南朝隋朝南北朝政权更替东魏北齐北朝:北魏南北朝西魏北周隋朝南朝:宋齐梁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1、北魏的崛起
2、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从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图片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这和北魏的崛起有什么关系?北魏骑马武士陶俑思考探究:1、北魏是怎样崛起的?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有怎样的积极影响?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嘎仙洞的发现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颠之东麓,是一天然石洞,洞内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是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派人来此祭祖.嘎仙洞遗址鲜卑拓跋部的南迁嘎仙洞遗址汉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北魏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后,前秦瓦
3、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北魏疆域图(1)崛起: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为道武帝。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影响(3)影响: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崔浩(2)措施:①解散部落,实行编户;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4、③仿汉制设官,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学先进文化2、拓拔珪的封建化改革:(1)依据: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3、统一黄河流域(1)时间:439年(2)人物:太武帝拓跋焘(3)意义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太武帝拓拔焘探究问题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大部分时间都是统一的。你是怎样看待我国历史上的统一现象的?在国家统一方面,你现在有何热切的期盼?北魏疆域图探究问题二:统一后的北魏政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政权?思考探究:1、
5、马背上得天下,能不能马背上治天下呢?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其统治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魏书·李冲传》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魏书》卷十三基层政治制度不够完善。阶级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压
6、迫严重。民族矛盾尖锐。困境三、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矛盾激化(1)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2)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2.民族矛盾激化3.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掌实权,培养孝文帝学汉族文化。(公元442-490年)北魏历史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是著名的女政治家思考探究:1、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孝文帝为什么能在之后的改革中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
7、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孝文帝本纪》本课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动荡。3、改革的可能性:民族融合的趋势、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4、改革的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改革的背景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奠定基础必要性可能性小结4
8、、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有利条件谢谢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