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谈学校模式的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教育论文-谈学校模式的职业指导工作【摘要】职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系统工程,而学校是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基地,要形成自身的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体系;分析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两条线的工作方法,完善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程序,组建专业队伍,形成职业指导工作核心价値。【关键词】学校职业指导在学校中开展职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崇高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了解社会需求,从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随着招
2、生并轨,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的深入进行,国家行政机关及各高校为毕业牛组织供需洽谈会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学生、用人单位思想意识的差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院对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视,开展较早,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较快,就业率高。但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耍表现如下:一是学生的期望値过高,没有清醒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定位,学生职业定位没有明确化。二是就业稳定性差,缺乏诚信度。三是就业从众性心理严重影响其就业等,学生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现象,没有看到岗位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要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抬导方法,捉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3、的开展要两条线走,分阶段针对性进行教育的理念,并加以实践,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一、职业指导工幵展应“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职业教育“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本位”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职业指导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应以能力的形成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职业资格的教学过程中,应发动学生从父母、亲友处搜集各种证书,并进行分类、比较;应组织学生到与本专业对应职业群的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调查职业资格标准以及相应的证书考核办法;应引导学生去考察劳动力市场,访问往届毕业牛,让学牛感受证书在求职中的重要性。通
4、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能主动地掌握有关知识,形成正确的观念,还提高了调查能力、沟通能力。在“了解自己”的有关内容教学时,不但应让学生学会自测的方法,更应发动学生去访问、调查一些职业生活的成功者,直接感受兴趣培养、性格完善、能力提高、潜能挖掘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并培养公关能力。学校的职业指导,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社会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而社会能力又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屮,智商助他入门,而情商将助他成功,学校的职业指导,不但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内涵,而且有相当丰富的外延。职业指导应该也必须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耍内容。职业生涯设计是贯穿职业
5、指导过程的主线,其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能在自己的职业牛涯设计中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个人特性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主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能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就业竞争中达到预定的日标。从职业指导的角度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但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能够得到家长配合,还使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实施,使“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落在实处。从这个意义上看,不但担任职业指导的教师是指点人生的导师,而且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职业指导的任务;不但在毕
6、业年级安排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指导,而且在低年级就应该安排职业指导的基本内容。二、组建专业职业指导师队伍,形成职业指导工作核心价値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行“学校+企业”模式,营造全方位全天候的就业工程,是做好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的保证。专业的职业指导师的配备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和获得推动的主要力量。当前各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基本是院、系两级负责制。具体分工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统筹整个就业指导情况,负责向毕业生介绍社会总体就业趋势、发布岗位信息、辅导就业程序和应聘技巧;各系
7、书记、各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院、系、家庭、个人共同寻求就业通道。从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上看高校的职业指导似乎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难以获得学生的肯定。专业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专业的工作程序,正确的采集和传播信息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工作程序,尤其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在相当长时期要重点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排的情况下,更凸显信息对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价値。实行学院和系部两级就业机制的高校不仅要做到对信息的采集和过滤,而且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高效的信息传输通道。通常学生就业时间非常集中,各高校的就业周期相冋,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集中了大量的求职者,工作量大、时问紧张
8、,信息传输速度和对接程度直接影响着就业工作的开展。因此,一要充分重视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工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