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7924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中国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策略货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研究货币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资源问题;另外,资源具有可分配性,因而研究货币问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视为研究资源分配问题。因此,研究中国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的策略也要具有战略资源分配的角度。本文首先了我国人民币的当前地位,而后主要了分析了中国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的策略,即坚持长期应对人民币的外升内贬。—、我国人民币的当前地位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均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获利,为人民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此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持续
2、和稳定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在这个期间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也更加科学,为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奠定了坚持的物质基础。尤其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依然独领风骚,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表现的也越发坚挺,于是,关于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的探讨便成为了热门话题。就目前人民币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在香港和澳门以及与我国接壤的邻国中间,人民币已经流通的数量已经非常巨大,并成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贸易时的默认使用的首选货币。我国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众多的国
3、际著名经济学者均一致认为,我国的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货币,同时,人民币在成为未来亚洲统一货币候选货币的竞争力非常强大。但是,根据“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人民币究竟会成为区域货币还是世界货币,主要还是取决于人民币在成为以上货币之后的成本与收益情况。“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第一,在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维持固定汇率乃至共同采用一种货币,将可以获得显著的货币效率收益。其具体表现在通过减少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的成本与风险,促进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第二,货币区域化也使区内各国付出了成本,其集中表现
4、为经济的独立性下降,因为固定汇率或共同货币安排使各国独立运用汇率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大大降低。第三,一国是否加入货币区取决于货币区域化的收益和成本,如果—个国家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大于成本,那么该国就应该加入货币区;否则就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货币体系。但是,综合目前的世界发展形势来看,中国还是要在认真考量以上问题之后,研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才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二、全球货币新格局下需要长期应对人民币的外升内贬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并迟延了优化与改革的进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国
5、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性。目前,在人民币方面,我国已经达成了两点共识:首先,人民币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不仅导致国民财富被别国刮走,而且导致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缓慢。此次危机中,外需依赖型经济无一幸免。即使经历出口产品升级换代阵痛的日本也不例外。经济中内外需失衡并非出口产品升级换代能解决的,只有修复币值以补足内需短板,才能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其次,人民币价格压制过低。目前,中国名义基准利率高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2个百分点之多,但实际利率已连续8个月为负;而美国通胀率则要小得多,因此其实际利率也较高。低利率的根
6、本意图是刺激投资,这在通缩时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政策手段。低利率已经成为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障碍,也使收入分配向不利于低收入者方面倾斜。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者途径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经济持续发展、持续过热中的问题,这需要众人的智慧。笔者的建议如下:第一,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并强化其弹性。以上要求是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并且,最好有效结合实际汇率调整与名义汇率调整,以期最大程度上发挥汇率调整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汇率调整方面,我国要认真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确保我国人民币升值的温和性,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同时,还要参考中美
7、两国通货膨胀率,保证汇率调整与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差额的一致性。我国的央行需要对美国的利率水平与通货膨胀水平实施密切的监控,保证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的温和升值是在我国的严控前提下的。在宏观经济方面,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该优先选用采用数量控制的货币政策,而在利率政策的使用方面则需要非常的谨慎,这是因为,调整利率更多地表现为对通胀的被动追赶,它不仅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进程产生了阻滞作用,还显著提升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成本。同时,认真研究利率政策工具的使用技巧,以便能够在应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化时产生更好的使用效果。参考文献:[1]史
8、晨昱•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J]•中国经济周刊,2010,(43)[2]刘伟.银根收紧何以效果甚微[J]•新财经,2007,(08)[3]谭小芬•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的影响[J].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