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4411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设置蔡振民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学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來学习数学的情境。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屮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非常精彩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
2、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11!活力和美感。这也正好说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教师一方而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情境应有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作为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创设能力,要结合本地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富有个性、妙趣横生的数学情境。下面就教学情境的特征、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情境教学的基木特征1.情境性。“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它要求我们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知
3、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知识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2.问题性。“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理解新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境,以便学生提取有效的信息,积极提出数学问题。3.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4.目的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5.生活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4、兴趣。二、情境创设的原则1.引导启发原则在教学屮遵循引导启发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上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的知识。1.形象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注意形象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借助丰富的形象思维来学握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2.及时反馈原则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错误屮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理解、纠正的循环过程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5、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灵活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在积极思考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3.联系实际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日的是应用到实际当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应不断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牛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境创设的方法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同步。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贯穿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造出
6、适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健康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要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之小愉快地讨论,积极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下面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如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1.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创设数学情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因为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练,不仅能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观察与分析当中茅塞顿开,兴趣倍增,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当讲到“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时,先让
7、学生亲自动手,用硬纸剪出两个三角形,并使其中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然后再把这两个三角形重合起来,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得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启发学生思考: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样很快就总结出了结论。可见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归纳出结论,不仅能使学生对此公理深信不疑,而且印象也很深刻。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分析出教学结论,从而较好地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对培养学生数学头脑,无疑是很有好处的。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产与生活屮的实际问题。对于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8、有的还亲身经历过。因此,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以致用”的欲望。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好处。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