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ID:45932982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1页
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2页
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3页
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暁[摘耍]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的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几乎都有迁移现象发生。因此,用迁移理论來指导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対实现教学H标,提高教学效率都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迁移理论在高屮语文教学屮的应用策略。[关键词]迁移理论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J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65-011.迁移理论概述子曰:“不愤不启,不煤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则不复也。”其中的“举一反三”在教学中一直深受重视,也可以说是我国对教学中迁移现象的最早论述。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新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新I口知识之间的迁移。迁移广泛存在于一切学习活动之中,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等,都可以产生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前后两种学习活动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原理。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是迁移发生之关键,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在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就越好

3、。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提出的“学习定势”认为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学习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学习定势既反映在解决一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学会如何学习)上,也反映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状态(准备动作效应或预热效应)中。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时,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后学习内容Z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并且学会选择性的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來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先前学习的知识対新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1.迁移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

4、,合理利用迁移理论和迁移规律来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不仅加快了整个教学的进程,而口有助于教师把教学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效利用迁移规律,建立新I口知识的广泛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情境的变化,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广泛的学习迁移,学生不仅能够巧妙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來降低解决当前问题的难度,而口还能通过新的学习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改造和

5、重组,使已有的知识得以系统化和完善化,从而在大脑屮形成一个稳定充实的知识网络结构,既有利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稳固,也能使新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2.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1促进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來,明白知识來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实现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缩短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在语文教学屮广泛运用迁移理论,指导学生把生活知识迁移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

6、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展示一个索雅、朦胧、静美的意境,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使感受朱自清散文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3.2促进语文教学各部分之间的迁移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Z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利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迁移,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为例,阅读是写作

7、的基础,没冇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在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作者描绘事物、遣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其迁移到写作中去。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高修养、积累素材、借鉴写作技巧,这样写作时才能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3.3促进IH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共同耍素,并利用这些共同要素来分析和探讨与此相似的新知识,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例如

8、,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秋天是一个深沉而意蕴丰厚的季节。历代文人对秋或悲或颂,柳永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秋景抒发了国难家艰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愁苦;王维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来歌颂秋天夜晚农民愉快的劳动场面;毛泽东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景抒发了“主沉浮”的豪情;梁小斌用“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抒发懂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