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影响血液细胞检验准确性因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血液细胞检验准确性因素探析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验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
2、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1标本的采集采血时机和部位的选择生化血样的采血时间,通常要求空腹时静脉采血,一般都是于清晨早餐前或进食12h后抽血。这是因为进食后的不同时间内,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有较大波动,例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而饮水又可使血液暂时性稀释,虽然人体具有完善的调节机制,但进食后的数小时内机体正处于代谢活跃阶段,此期间血液成分的波动不应忽视;且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与界定,通常以空腹血样的检测值为统计样本。为了尽可能取得检验条件的一致性,临床生化血样原则上必须坚持空腹采血。就实验室检测角度而言
3、,进食后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还可给检验操作的本身造成困难而带来误差。例如,进食后血中脂质的增加不仅是使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还可导致血清中的浓度分布有一定差异,当标本溶血后,RBC中的成分大量进入血清越大,溶血越严重,增高就越显着。例如K+、ALT、AST、LDH的浓度分布比分别为22.7、20、40及160,即使轻度溶血,也可使其血清检测值明显增高。但若RBC内浓度低于血清、以及某些含氮化合物的检测;去钙抗凝血不能用于Ca2+、Mg2+、Fe2+等多价金属离子的检测;混有血浆的血清不宜做蛋白电泳、TP检测;含有少许凝块的抗凝血不能用作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测定等等
4、。所以对此问题不可忽视,例如错用盛血容器、或发现非抗凝血量不足而将抗凝血添加少许用以补充等做法,都是不能允许的。其实,抗凝血凝固常与溶血同时发生,若能注意采血技术的熟练、操作规范化和动作迅速,此两者常皆可避免。2标本的稀释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在用于仪器时,RBC、PLT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10000-1:30000;WBC.HGB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250左右)和准确、稳定的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
5、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3标本的储存标本分离前放置太久可造成溶血,另外,由于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标本采集后的血液葡萄糖浓度进行性下降,全血样品中葡萄糖在室温下条件下,每小时约酵解5%;Na+、Cl-、K+静置2-3h后则会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标本应尽快分析,对于暂时不能分析的标本应该先密封然后保存于4。(2冰箱中。用于全血细胞分析的血液不能放置于冰箱中保存,标本不能及时测定应放置室温下,并加盖保存。若温度过低,则溶血素与血细胞的作用力减低,使得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不正确,也容易
6、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结果异常[1]。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需注意以下几点[2]:医护人员应向受试者做出必要的检验前准备的解释,特别是需提前停用的药物及某些饮食成分等需受试者配合准备的问题;生化检验的血样应于早餐前或进食12h后空腹静脉采血,禁食时间不宜超过16h,受试者临抽血前勿做体力运动,避免情绪紧张、不要服药饮水等;尽可能赶在病人输液输血之前采血,若病人已在进行上述治疗,则严禁于正在输液输血的同一肢体抽血;受试者宜以坐姿静息后抽血,尽量不用止血带束扎血管,或扎带在lmin内迅速完成穿刺并及时松带,且扎带不能过紧;
7、任何血样均应严格避免溶血,故必须排除一切可能造成溶血的因素;防止抗凝血样凝固,需要强调采血操作的迅速、注意抗凝剂有无丢失和及时地充分混匀;对血样另有特殊要求的检项,实验室应通知临床科室及采血者;血样及时送检并尽早进行检验或血清血浆的分离操作,以免血液离体时间过长导致某些化学成分的改变。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参考文献】[1]周云仙,杨大干,李雪芬,等•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分类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5,20(3):195-197.[2]陈梦冶.血细胞分析测定血小板影响因素的探讨[J].江西医学检验,2005,
8、23(3):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