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

ID:45914748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_第1页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_第2页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高考十八个虚词中最容易混淆,最难辨别的是“以”和“而”当连词时的用法,虽然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中有明确的说明.但些情况还是不好区分。下来我就把这些问题分几块进行分析。一、“以"表承接关系与表目的关系的区分“以”当作连词讲时,表承接关系与表目的关系很容易混淆。如有人把“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看作是表目的关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可翻译成“我和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入”。“举着火把”是一个动词性的词组,“进入”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以”连接的是两个动作。根据《高中语文

2、知识手册》对“以”当连词时用法的说明“以”连接两个动作时,可能表目的,也可能表承接。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误解。我们如果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二者的微妙之处。“举着火把”与“进入”虽然是“以”连接的两个动作,但未必就表目的。“举着火把”是“进入”的方式和手段,“举着火把”的最终目的是看洞中的景观,而不是“进入”。而“以”表目的时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所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肯定不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高中语文知识手册》中对“以”表目的关系时是这样说明的,''以”表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

3、或方式。显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只符合表承接关系,不符合表目的关系。再如:'‘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侧其盾”是“撞”的方式,而“撞”也不是“侧其盾”的目的,“侧其盾”的目的是进帐(军营)。再者,“以”表目的关系时可译为“来”“用来”“以致”女口: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二、“以”表承接关系与表修饰关系的区别“以”用法中表承接关系与表修饰关系也是容易混淆的。许多人把表承接关系的“以”看作表修饰关系了。如“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中的“以”不少人认为是表修饰的,原因是“乘骐骥”是“驰骋”的方式。他们忘了《高中语文知识手册》上

4、明确有一条“'以'表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所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中的“以”只能是表承接的。“以”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如:舟遥遥以轻飓(《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人们之所以把“以”当连词时表承接关系和表修饰关系混淆,是把“乘骐骥”看作是状语。从现在的语法看来应是正确的。但在“以”的用法中却表承接关系,这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的讨论。三、“而”与“以”在表修饰关系和表承接关系中的不同我们上面说了“以”表承接关系时,“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如果把''以”换成“

5、而”,情况就不一样了。如“余扃牖而居”(《项脊轩志》)中的“而”就表修饰关系。“扃牖”是“关着窗户”,“居”是“住”的意思。这两个词组都表动作行为的。“扃牖”是“居”的状态。如果连词是“以”的话那么肯定是表承接关系的;而连词是“而”,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余扃牖而居”中,“而”是表修饰关系的。再如“缓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可翻译为“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前”为名词用作动词。“按剑”是“前”的方式,“缓骑按剑而前”中的“而”就表修饰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