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08901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计算机参及教育方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机参及教育方式探究本文作者:许利军董瑞潘全香单位:新乡学院网络管理中心讲师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要点之一。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一、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一)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内涵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的支撑。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的指导下构建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教与学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知”与“信”的统一。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指的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作为主体的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与
2、教学内容等教学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有限制地保留发挥教师在知识掌握、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出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二)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基本功能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其功能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参与性为核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引导、启发、鼓励、激励学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从
3、受众地位被动地接受问题转化为亲身参与实践的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它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各种不良现象。第二,以灵活性为原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统一教学要求与自主组织安排具体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相结合,在做好课前计划和课后总结,规范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把主要知识点和要求提供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共同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第三,以创造性为目标。创造性是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主体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客体和容器简单地灌输、填充,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态度、需要和情感,创造性地进行
4、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中,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目的。作为主体的学生不能消极地等待,而是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探究和学习,运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领悟,从而在掌握理论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创造能力。二、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教学要达到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品德的目的,必须把学科要求与当代大学生知识视域广、思想活跃等特点相结合,不断创新主体参与模式的教学方法。(一)情境对话,师生互动的引导启发式教学情境对话,师生互动的引导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多媒体课件为“剧本”,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出富于感染性的情境内
5、容,在精彩编排和展示过程中,不断地提出相关问题,通过提问、对话、与学生讨论、分析,进而吸引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目的的教学方法。一是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要创造促使学生产生激动、惊奇、困惑的教学内容情境。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今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感浓厚和吸引力强的特点和作用,把声音、文本、图像、动画、活动图像等多种信息精心整合安排,以精彩的内容感染吸引学生。其次要创造促进师生融洽交流的教学情感情境。课件操作时,教师要以娴熟的技巧、合理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切忌一味地演示课件,而不重讲解。短暂的驻足、赞许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贴心的话语,都能有效拉近师
6、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从而对教师所讲内容产生认同感。二是设置启发性问题。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自我经验进行思考、验证,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层层深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首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育本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要通过对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其次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情况是不同的,问题的创设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探究发现式教学分组讨论,合作学
7、习的探究发现式教学法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为出发点,把学生组织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交际互动中辨明是非,掌握知识。分组讨论为学生创造可接受的情感氛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性,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一是细化小组成员职责。学生在课下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结成小组,每小组35人左右,自行选出组长、主持人、记录员、汇报人等。组长负责督促和组织组员进行材料收集,组与组之间的信息交流,为课堂上讨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