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89840
大小:71.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HR识别谎言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R识别谎言技巧 在面试中面试主考官不仅需要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知识积淀还需要较强的辨谎技能那么HR如何识别谎言呢?来看看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HR识别谎言技巧吧 一、语言内容 谎言的言语形式并无特殊之处它们都是正常的语句或语段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是没有破绽的它们的形式是符合语法与逻辑结构规律的事实上谎言由于其欺骗的目的都是经过充分思考而产生的都有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如果形式上就有破绽那还欺骗得了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呢? 谎言的破绽既然不在形式上那么总的来说其破绽都在内容上谎言内容的基本特点是不这不的内容是编造出来的假
2、象并以此将真相掩盖所以证实谎言内容是个不的假象是寻找谎言内容破绽的基本途径然而要证明谎言内容的不都不是那样容易因为谎言通常表述的都是已然或未然的事件已然的就是已经发生的过去了的事件未然的就是还没有发生而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都是面试官不能亲眼所见的事件不能亲眼所见的事情判别它的性便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由于潜意识的作用撒谎者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留下一些语言“破绽”大部分谎言在语言表述上都可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表达信息过量 面试官:“您在以前工作的公司是做erp销售的您那时的月收入一般为多少呢?” 面试者:“一
3、般为8000元左右这是真的因为在上海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同时我自己的销售业绩也做得很好公司的整体行业前景都很不错”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很可能 面试官可以从“这是真的”以及后面的解释原因中可以推测出来因为面试者给出了面试官不需要的一些信息去强调8000元月收入的性结果反而透露了其语言的欺骗性 语义信息过量所以成为谎言的破绽是因为它是一种反常的表达方式通常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尽可能使话语语义信息适量根据对方的需要提供信息不提供不需要的信息信息过量违反了这种常规因而容易引起对方注意而说谎中的信息过量都不是说谎者的本意所为而是他的表达
4、失误信息过量的失误是因为经验不足矫揉造作老想着把谎言编得更圆满因此面试官识别这种谎言时如能同时注意到说谎者表情动作的不正常则能更有把握识别它 更加可信的说法是:“8000元左右“ (二)表达内容避免细节 面试官:“您能谈一下您上次工作过的公司中您和您的上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样呢?” 面试者:“我们关系处理得挺好的他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对我帮助很大工作也很有经验”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有可能 面试者在编故事时通常会避免说一些细节由于紧张或内心矛盾等原因而一时无法把证明谎言具有“性”的某些详细内容说出故而造成该谎言
5、比通常交际信息量更加简略的现实如果他在说谎他不仅要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故事而且还要编得让人信服所以他会非常心虚在这几种压力下他还编得出细节?所以大多数时候说谎的人都是非常简练地告诉你故事大概就完了 更加可信的说法是:“我们关系处理得挺好的那时候我在公司是做人事工作的他是我们的主管他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对我帮助很大记得有一次经理让我做一个关于公司未来两年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报告我们一起下基层对公司的情况进行访谈和了解最后的幻灯片都是他一点点地教我的我记得由于时间关系在报告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在办公司加班当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互相击掌表示庆祝呢想起来
6、真的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三)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面试官:“从您的简历中可以知道您在大三下学期曾经在千禧公司兼职实习过三个月您是如何获得这次机会的呢?” 面试者:“其实主要就是在那时候就是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实际的工作样的于是从网上获得这样一个信息然后就给千禧公司人事部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经过面试就很幸运地被录取了”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极有可能 为了竭力使自己同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面试者在叙述他们的故事时都会下意识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这个代词 更可信的说法是:“我那时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实际的工作
7、于是我就上网查到千禧公司在招收兼职实习生我就给发了一封邮件过去然后通知我面试结果我也很幸运地通过面试被录取了” (四)内容不合情理 面试官:“您毕业后曾经在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能谈谈那段时间的经历?” 面试者:“那是一段让我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家民营企业虽然公司总资产达到10亿但是管理还是非常混乱我当时被安排到下属的生产管桩的高科技企业担任厂长助理结果工作的两个多月里我采访了很多员工从生产工人到副总有时候半夜都会起来到车间看看临走前向老总提交了达三万字的实习总结结果走时老总希望我留下来给我月薪一万担任这家管桩企业的生产副总但
8、那时我已经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了所以就婉言拒绝了”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很可能在这类谎言中面试者可以捕捉到几个可疑的语义信息这些信息在谎言中发生临时的联系但其联系的条件都违反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