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

ID:45884358

大小:100.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_第1页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_第2页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_第3页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_第4页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乌镇导游词范文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    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6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    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唐时乌镇就隶属苏州府    唐咸通十三年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    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    乌镇为何称为乌镇呢?原因有很多最为的原因是乌镇的土地非常肥沃色泽较黑且地势比周围高所以古时叫做“乌墩”    后来唐代是正式建镇所以称为乌镇    乌镇的建镇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历史上曾以河为界分为乌、

2、青两镇    河西为乌镇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隶属于嘉兴府桐乡县至直1950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到乌镇有一家小糕饼店是一户姓方的人家开的    起先他们只是从大作坊里批一些糕饼来卖后来他们生下一男一女靠这小本买卖难以糊口了于是夫妻俩想学酥糖来卖    他们仿造酥糖的配料用炒过的面粉熬过的白糖去壳的芝麻煎熟的猪油等细心的拌匀蒸熟然后用模具制成一个个小酥饼    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良他们的酥饼生意越做越好财源茂盛镇上的同行十分眼红    为了保住自己的财源夫妻俩对酥躺的制作方法严格保密他们夫妻俩亲手配料自家人动手制作工具

3、不外借技术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女儿因为女儿将来要出嫁制饼方法就会传出去了    眼见得嫂嫂得到密传他家女儿心中不服气    有一次嫂嫂正在做酥糖女儿骗嫂嫂说姆妈叫她有事嫂嫂一走开她急忙到灶间抓了一把盐拌在嫂嫂制作的那堆粉料里    她想这样嫂嫂做的酥饼味道肯定不好一定卖不出去出出自己心里那口气    里知道这次她嫂嫂配料做出来的小酥饼销路特别好个个赞不绝口    店主人二丈金刚摸不着头脑等她弄明白是自己女儿捣的鬼后灵机一动借题发挥说这种饼是他家姑娘阿嫂合作配制而成的并且将甜中带咸香味独特的小酥饼命名为“姑嫂饼”了    这一来小酥饼的名气居然传遍了

4、江、浙一带也是我们乌镇的传统糕饼    您在这里不仅可以观看其整个制作过程、品尝姑嫂饼的风味而且还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亲手做几个呢?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一家木雕坊里面有木雕师傅现场雕刻    东阳木雕名声远播为浙江的三雕之一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伴随着淡淡的木香给人一种传统、朴素的美    旁边热气腾腾的是乌镇的青团了它是用南瓜的叶子揉着米粉做成的中间包着豆沙的陷感觉可是非常诱人的噢    再看这儿的竹器坊制作的都是老百姓家里常用的一些居家用品和小工艺品有竹篮子、针线箩、杯垫、首饰盒、斗笠等等质朴清新    安置在现代的居室里也是很有意味的   

5、 如果您有充裕的时间不妨指定或设计一个物品现场制作这可是挺有意义的噢    在回味坊的旁边就是竹艺斋了浙江盛产竹子这边的竹刻和竹根雕都是师傅根据竹子本身的特点因才制宜精心设计而成的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看这里面还有不少师傅的得意之作呢?    这是一间制作湖笔的小作坊    湖州是“湖笔”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乌镇曾一度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    湖笔始创于公元前二百多年历经两千年制作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手工制笔工艺传统    它采用山羊、鸡狼、山兔等兽毛为原料经过手工七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毫性钢柔相济书写得心应手是

6、为“毛颖”之冠    如果您喜欢书法绘画的话相信您一定能在这里找到一支称心如意的笔    来到这边还有很多各式作坊如:真丝手绘的作坊制作铜器的作坊还有工艺车木和磨制梳子的作坊等    除此之外您看还有刨老烟丝和纳布鞋的作坊呢在这想必您对乌镇的传统手工艺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它们也是民间文化折射的璀璨的光芒噢    江南木雕馆    各位领导接下来我们要来到的是江南木雕馆    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对紫黑色的木柱图案分别是龙与凤取龙凤呈祥之意    这类柱子在古代被称为仪式柱它主要的作用在于装饰性    旧时家中若有红白喜事正厅之上都要悬挂中堂这对柱子便是

7、置于中堂两侧    由于柱子价值极高一般人家都是在需要时才去租用用完即还    走过天井看到的院落当地人称为百花厅    长窗牛腿、挑头、垂柱、月梁等等到处是精美的花纹称它为百花厅是毫不夸张的    廊前的牛腿上是圆雕的明暗八仙    垂柱上的莲花、牡丹、芍药、菊花及四只花篮更是美仑美奂可谓是木雕工艺中的精品    厅中陈列的是一根巨大的掮梁    原是一祠堂中的旧物用一根四米多长的香樟木雕刻而成    所刻图案是郭子仪拜寿时的全家福    郭子仪是唐玄宗时的大将曾率兵平定了“安史之乱”    上面雕刻了郭子仪、郭夫人、七子八胥及四名丫环三位同朝

8、大臣等二十四人    跨过一进院子又是三间厅堂厅中最显眼的是两根异常粗大的刻花柱子    这两根柱子直径5米需三人才能合抱    两根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