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ID:45868683

大小:3.4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8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七)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读图,回答1~2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何处景观(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C.泰山风光D.长白山天池2.该地形景观的成因主要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1.B 2.B [第1题,图中所示为桂林的峰林地貌和漓江。第2题,桂林山水是石灰岩经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3.如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

2、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B.流水堆积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A [根据图中海浪信息可知,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这种“前赴后继”的力量来自海浪侵蚀,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都不会形成图示“使徒”,流水堆积多形成三角洲和冲积扇地貌。]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A.风成地貌、河流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作用5.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形成

3、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6.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广泛分布图示②地貌的是(  )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4.C 5.B 6.D [第4题,①位于海边,应该属于海岸地貌,②地区有冰斗和角峰,应该是冰川侵蚀地貌。第5题,图中①为海岸侵蚀地貌,②为冰川侵蚀地貌,因而都属于侵蚀作用。第6题,图中②为冰川侵蚀地貌,应该分布在寒带地区或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冰川地貌分布。]7.读三种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A    

4、  B        C(1)A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A图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2)B图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________。(3)C图为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解析] A图中①是角峰、②是“U”形谷。B图是风蚀蘑菇,它是因受大风挟带的沙粒的长期磨蚀而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在多风

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图C是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貌,是流水冲刷而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易被冲刷侵蚀;夏季多降暴雨,冲刷力强。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减弱了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冰川 冰川侵蚀 角峰 “U”形谷(2)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多风的干旱、半干旱地区(3)沟谷 黄土 黄土质地疏松且该地夏季多暴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植被破坏严重[等级过关练]8.下图中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6、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C [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要形成这样的地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溶性石灰岩,二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新、内蒙古气候干燥,苏、湘石灰岩分布少,故③⑤正确。]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

7、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10.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11.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9.C 10.B 11.D [第9题,贝壳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堤,根据贝壳堤的位置可确定古海岸的位置,根据新老贝

8、壳堤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海岸线演变过程与动态。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排列,反映了自古至今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但本题考查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状况,因为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的,假如海岸线不稳定而是反复进退,就不会形成任何一条贝壳堤,故在任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位置稳定。第10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会使得贝壳堤外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因而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