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59209
大小:51.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8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微案三 善用修辞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善用修辞微点突破一拟人拟人手法,是一种较为适合抒情的修辞。它往往将自己喜爱的事物拉到身边,赋予它以人的情感与行为,使其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让人倍感亲切。示例:那两栋融合了古典与现代之美的教学楼,在高大的白杨的映衬下,不论寒暑,不分昼夜,总是那么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它们就那么默默地站着,始终保持着一份严肃的表情。每一天,它们都用一种僵硬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每天从这里进进出出的老师和学生,没有一点特殊的表示。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可在它们的心里,却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单,谁来得早,谁来得晚;谁最勤奋,谁最懒散,它们都一目了然
2、。即学即练1.以“苦难”为话题,运用拟人手法,写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答: 答案 苦难总是不期而至,她面目狰狞,却偏偏对你死缠烂打。她讨好你,信誓旦旦说要嫁给你,你被吓得不轻,差点得了心脏病,也唯有振奋精神,和她斗智斗勇。而当有一天,你终于摆脱了她,走向更远更阳光的未来,却在不经意间蓦然回首之时,发现她摘下面具,变成了美丽的女神。有时候,磨砺你是因为很爱你。微点突破二排比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气势充沛。文中适当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巧妙的排比,能把文章的论点阐述得严密透彻,将作者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进而产生一种气势磅礴、一
3、气呵成、动人心魄的效果。示例:星汉浩渺,孕育中华。繁花千树,绽放发展。江河奔腾,成就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入第四十个年头,不变的是初心,悄然改变的却是中国日渐成长成熟的发展理念。(节选自2018年四川考生《发展征途,代际成长》)即学即练2.请以“素质”为话题,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答: 答案 当“中国式”旅游风靡全球,当“扶不扶”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当“痰随地吐,垃圾随手扔”已成为习惯……当这些不文明在生活中屡屡发生,我想问一句:“道德都去哪了?”泱泱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道德始终支撑着民族的成长,现代社会中的功利却将道德挤到
4、了边缘角落,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在心底埋下道德的种子,让素质之花常开。微点突破三比喻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它能化平淡无奇为生动有趣,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整个文章生动活泼、清新明快,给人一种形象的美感享受。示例:祖国是阳光,我是苗。经过18个春秋,曾经的幼苗,如今已枝繁叶茂,成为新时代的栋梁。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我们:“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仅应该在祖国的庇护下成长,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节选自2
5、018年北京考生《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即学即练3.请以“文化”为话题,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答: 答案 文化像是一江春水,向东奔流不止。文化是纯净的,是比清水还透彻的存在,传承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记得曾经的故事,让曾经的单纯,留住今日心中的一方净土,半亩清欢。驾一叶扁舟,如苏轼般,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行进于文化长河之中,感受到的定是一番惬意与温馨。微点突破四引用引用就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一些影视台词,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哲理,一些公理定理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实写作内容。引用的对象,一定要与写作中心紧密联系,并在这
6、一基础之上,对写作中心进行深入思考,使论证深刻有力。示例:康德曾警醒人们:“人不要过分地陶醉于征服大自然的喜悦之中,人类每一次对大自然的征服,大自然都会报复人类。”人类若想从自然中受益,首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做到了。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同时,中国意识到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推进,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所以才会有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不设桥墩,为中华鲟“让路”的体贴;才会有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进步。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但中国没有做江山风月的主人,反而选择了与其做和谐相处的伙伴
7、。(节选自2018年全国卷Ⅲ考生《变化之中国,中国之变化》)即学即练4.请以“标准”为话题,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要求运用引用法。答: 答案 马良在《坦白书》中曾说:“生活本是索然无味的,幸运的是我们是独特的,五彩斑斓的生活就这么形成了。”然而,当所谓的“标准”把我们剪去棱,切去角,发展成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模样时,你还能够底气十足地呐喊“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吗?当“标准”桎梏了你的思想,当你被无情地磨成光秃秃的鹅卵石时,你是否还能骄傲地说:“我思故我在”?天下,就这样被“标准”成了“大同”。这不仅是几个人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