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ID:45848413

大小:1.1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1-18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_第1页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_第2页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_第3页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_第4页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讲中国科技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要目中国历史概览四大古典学科:农医天算三大技术:陶瓷、丝织和建筑影响近代欧洲的四大发明明末四大名著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解析中国历史概览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周(前1046-前256)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晋(265-420)隋(581-618)唐(618-907)宋(960-1279)元(1206-1368)明(1368-1644)清(1616-191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脉络与一般特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时奠基,秦汉时形成体系,经过魏晋南北朝时充实

2、提高和隋唐五代的持续发展,宋元时达到了顶峰,明末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典籍,但至15世纪末开始比同时期的西方落后。各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如下。史前时期(距今180万年前):这一时期绝大部分时间属于旧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钻孔技术、农业技术、陶瓷制作、发明弓箭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770):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冶铸业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所出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工艺高超。天文学、算学、农学和医学等科学知识也在孕育之中。“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开始出现,此后长期影响

3、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前221):是一个百家争鸣、百工争妍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铁器的使用和逐步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工具。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加快了农田开发和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手工业出现了冶铁业、煮盐业和漆器业等新行业,分工细密,工艺和技术逐步规范化。诸子百家开始研讨天人关系、世界本原、天何不坠、地何不陷等问题,科学知识抽象的尝试也由此产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古代各学科体系开始形成,许多生产技术趋于成熟

4、。这个时期普遍使用铁器,确立了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奠定了中药的本草学基础和中医的医疗原则,产生了历法的主要内容和宇宙理论,形成了以“九数”为骨干、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框架,并发明了造纸术。秦汉时期确立了此后近2000年间中国科学技术的基本框架、形态与风格。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开始兴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是一个古代科学家群星灿烂的时期。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刘徽、祖冲之(429-500)、张子信发展并充实了数学、天文学体系;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农学体系开始成熟;王书和著《

5、脉经》,皇甫谧(mi)(215-282)著《针灸甲乙经》,陶弘景(456-536)编《神农本草经集注》等,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中医药学体系;裴秀(224-271)提出制图六体,创立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本理论;马钧、葛洪(约281-341)等人分别在机械、炼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隋唐五代时期(581-960):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盛唐时代,是一个南北交汇、中外兼容的时代,属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潮。隋代开通了闻名于世的南北大运河。唐代天文学家一行(673-727)组织了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运用科学方法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6、问世,杰出医学家孙思邈(581-682)编著了医学巨著《千金方》。雕版印刷和火药也已问世。同时,中外科技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宋元时期(960-136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了顶峰:指南针被用于航海;火药被用于战争;发明活字印刷术;筹算数学达到最高峰;建造集机械制造、天文历算、冶金铸造、建筑工程等多方面的科技成果于一体的水运仪像台;创制中国古代最为精密的历法《授时历》;医学分科更加细密,妇产科、小儿科、法医学、不同医学流派开始诞生。这个时期流传下来大批科技著作,如《木经》、《营造法式》、《农书》、《武经总要》等。西方学者认为,宋元

7、时期,中国已经具备近代工业革命的关键性因素:大规模生产和机械化明清时期(1368-1911)明朝数学天文学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但中医、农学、技术等继续发展。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著《农政全书》,徐霞客(1587-1641)著《徐霞客游记》,为传统科学技术的综合和升华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末清初(16世纪末-17世纪初),从明万历到清康熙的100多年间,欧洲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受罗马教皇的派遣来华传授,也相继传入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知识和火炮制造技术。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