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

ID:45847913

大小:1.0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8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上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七单元解放战争1.(xx德州11.)A图是发表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挺进大別山C.关门打狗战辽沈D.大军合力战平津2.(xx新疆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伐战争②西安事变③黄埔军校建立④重庆谈判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3.(xx陕西15.)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右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

2、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②战略反攻开始。③国民党政权覆灭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A①⑥②④③⑤B.④②③⑤⑥①C③②④⑥①⑤D.①⑤⑥②④③4.(xx无锡8.)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人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5.(xx临沂12.)这一战后,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

3、方。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一战”指的是()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三大战役6.(xx南充9.)“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A.南京B.北平C.上海D.重庆7.(xx济宁9.)(1分)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戳穿了蒋介

4、石假和平的阴谋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8.(xx济宁13.)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9.(xx衡阳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里“插上一刀”是指()A.千里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中共中央转战北D.盂良固战役10.(xx达州9.)“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5、,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A.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B.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C.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D.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11.(xx镇江12.)观察下列战争态势图,在这场战役中被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12.(xx莱芜10.)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著名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主力150多万人。右图所示战役胜利

6、的重要意义是()A.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黑暗统治13.(xx江西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B.C.D.14.(xx成都10.)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15.(xx河北1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7、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准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16.(xx贺州8.)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人民解放军开始()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没17.(xx广西贵港市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

8、,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地点在(  )A.北平B.南京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