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

ID:45843513

大小:133.9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8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_第1页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_第2页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_第3页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_第4页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    马上就要进行司法考试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出guo的“2017司法考试三卷《民事诉讼法》模拟试题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guo祝大家顺利过关!更多关于司法考试资讯请关注出guo。    1.关于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证据交换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而进行,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而实施    B.民事诉讼案件在开庭审理前,法院必须组织进行证据交换    C.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申请延长,但只能申请延长一次    D

2、.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权再提交证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相关知识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7条规定,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证据交换可以依当事人申请而进行,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而实施。因此,A项正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7条第1款规定,经当事人申请的

3、,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而非是应当或必须在开庭审理前组织证据交换。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8条规定,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据交换日相应顺延。因此,B项说法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

4、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据此可知,申请延期举证的次数并不限于1此,只是从第二次开始,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因此,C项错误。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1条第(一)项规定,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据此可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如果该证据材料属于法定的“新证据”的话

5、,仍然可以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提出。因此,D项错误。    2.关于自认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自认的事实允许用相反的证据加以推翻    B.身份关系诉讼中不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事实可以适用自认    C.调解中的让步不构成诉讼上的自认    D.当事人一般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一律不得进行自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自认的相关知识点。    所谓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案件事实予以承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4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

6、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据此可知,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重大误解的情况下作出的,且与事实不符的,该承认是没有约束力的。因此,A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1款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除外。据此可知,自认制度适用案件的范围是有限的,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不能适用自认制度。但是在身份关系的案件中,如不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事实是可以适用自认制度的

7、。因此,B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7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据此可知,在调解中的让步是当事人为了更好的解决纠纷,在不承认对方主张事实的情况作出的让步,而非完全的无条件的承认对方主张事实的行为,该种情况下的让步不构成诉讼上的自认。因此,C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

8、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据此可知,在一般授权的情况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