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

ID:45831125

大小:2.8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试题(二)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xx·重庆卷)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解析:本题以邓小平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钢铁、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改变我

2、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2.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1952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年,自然灾害B.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1952年,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年,“八字方针”的提出D.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3、确立和在建设中曲折发展的一些史实。1952年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土改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1960年,是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所以粮食产量下降,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三大改造完成分别是在1953年和1956年,时间不符;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是在粮食减产后提出的。故答案为B项。答案:B3.(xx·宣城调研测试)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

4、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民经济的调整B.“一五”计划的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故选D项。国民经济的调整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针对“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的国民经济困难

5、而提出的“八字方针”,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B、C两项错误。答案:D4.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B.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图中旗帜内容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义时期(1956-1966年)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其他各项时间不符。答案:B5.(xx·江西省高三联考)1959年,陈云到江苏青浦县调研

6、,听到群众编的顺口溜:“干部出风头,群众吃苦头;领导吹牛皮,百姓啃树皮。”这反映了(  )A.“大跃进”运动的后果B.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C.农轻重比例失调D.“一五”计划的失败解析:考点:大跃进。材料中确定了时间、基本内容方向,C、D两项主要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体现,B项是1958年开始的且主要是所有制形态的调整。答案:A6.(xx·东莞市调研)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五部曲。“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

7、的完成B.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及辨别历史事件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是“新中国成立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所学知识自然就可以把“销声匿迹”与“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联系起来。答案:A7.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右边的附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C.“文革”时期D.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析:图中反映的是

8、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根据“个体经济”“三资经济”等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答案:A8.(xx·西安五校联考)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7日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